您所在位置:首页 > 孕婴童资讯中心 > 行业 > 正文

世界人口大国前十中,中国人口净增长仅高于俄罗斯!

2020-04-09 10:05   来源:泽平宏观   作者:恒大研究院任泽平/熊柴/周哲

  截止2019年年底,中国人口大约是14亿,世界人口为75.85亿,中国占比下降到18.46%左右。当前中国人口仍为,印度以 13.54亿人位居地球第二,第三至第十名分别是: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等等。在前十名中,除俄罗斯人口增长为零外,中国人口净增长低。人口问题和中国乳业的发展、尤其是和中国幼儿奶粉市场关联密切,出生率值得奶粉企业密切关注。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长期实行,中国人口危机渐行渐近,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也日益严峻。近年出生人口大幅减少,生育意愿大幅降低,育龄妇女规模已见顶下滑,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

  2019年中国出生人口1465万,比2018年下降58万。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12.6%;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1523万,较2017年大幅下降200万。全面二孩政策不及预期,生育堆积效应也已消退。

  2018、2019年出生人口创1949年以来除1960-1961年自然灾害时期外的新低。2018年出生率降至不到千分之十一,创1949年以来新低;总和生育率降至1.52,(即一个育龄妇女平均生育1.52个孩子)。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行以来,出生人口攀升至2016年的1786万,然后连续两年下滑,政策效应明显消退。

  我们呼吁,应立即全面开放并鼓励生育,让更多人想生、敢生。全面放开生育,将是否生育、生育几个孩子、什么时候生育的权利还给家庭,由每个家庭自主决定生育的孩子数量。

  “立即”是因为人口形势紧迫,当前正处于第三波婴儿潮中后期出生人口的生育窗口期。第三轮婴儿潮的峰值在1987年,中后期出生人口尚处于35岁之前的主力生育年龄,特别是1990年后出生的人口尚处于25-29岁佳生育年龄。一旦错过第三轮婴儿潮,未来再想提升出生人口,则将事倍功半。

  并且,全面放开,宜早不宜晚,必须尽快。此前我们多次提过,生育基础削弱、生育成本约束了新一代年轻人的生育水平,尤其是住房、教育、医疗等直接成本过高,是抑制生育行为的“三座大山”。那么政府该如何做?

  政策建议:应立即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

  1)摒弃人口是负担观念,更加以人为本,加快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人口是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支撑和标志。从中国历史看,人口增长往往是盛世的一个重要标志,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莫不是人口高峰。

  从国际上看,印度被不少人认为发展潜力巨大,无非是其巨大的人口规模和非常年轻的人口结构。2015年印度人口年龄中位数仅26.7岁,而中国、美国分别为37.0、37.6岁。到2050年,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将达50岁,而美国、印度分别为42.3、37.5岁。

  中国能够依靠这样的人口结构实现民族复兴么?当然,人口的质量也非常重要,随着受教育程度提高等,人口质量红利将部分抵消人口数量红利消失的影响。

  人是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动力,一切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是为了人。当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引发了一些人关于中国是否还需要放开生育的讨论。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

  一是老龄化、“剩男”、失庭等人口发展问题是人工智能解决不了的或很难解决的。

  二是经济社会存在不少需要情感沟通的工作,这恐怕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

  三是即便人工智能能够完全替代人进行劳动,那么人还可以做其他更有助于实现全面发展、更有幸福感的事情。根据普华永道2018年报告《人工智能和相关技术对中国就业的净影响》,人工智能及相关技术在未来20年将取代中国现有约26%的工作岗位,但也能通过提升生产率和实际收入水平创造出大量新工作机会,对中国就业的净影响为创造约12%的净增岗位。

  从人类发展历史看,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节约传统产业中的劳动力使用,但又催生了新经济新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

  2)立即全面放开生育,让生育权重新回到家庭

  全面放开生育,将是否生育、生育几个孩子、什么时候生育的权利还给家庭,由每个家庭自主决定生育的孩子数量。

  “立即”是因为人口形势紧迫,当前正处于第三波婴儿潮中后期出生人口的生育窗口期。第三轮婴儿潮的峰值在1987年,中后期出生人口尚处于35岁之前的主力生育年龄,特别是1990年后出生的人口尚处于25-29岁佳生育年龄。一旦错过第三轮婴儿潮,未来再想提升出生人口,则将事倍功半。并且,全面放开,宜早不宜晚,必须尽快。

  全面放开,原本不想生的人还是不会生,但一些想生三孩的人能生,不用担心部分人群、部分地区会大幅多生导致出生人口激增。这种担心正如当初某些人预测“全面二孩”政策实行后,出生人口将迎来暴增,但实际并非如此。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2015年中国乡村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44、1.27,其中2015年一孩、二孩、三孩及以上总和生育率分别为0.61、0.53、0.13。这意味着乡村居民的生育意愿也不强,愿意生二孩的也没有60%,更别说三孩。

  3)加快构建生育支持体系

  生育从微观看是家庭事务,从宏观看也是国家事务。由于“全面二孩”政策效果不好,因此预期全面放开对生育形势也不会有显著性改变,必须加快构建生育支持体系,大力营造生育友好型社会环境,解除家庭(再)生育的后顾之忧,让更多的人想生、敢生且把孩子养好。

  一是实行差异化的个税抵扣及经济补贴政策,覆盖从怀孕保健到18岁或学历教育结束。探索建立从怀孕保健到孕期分娩再到18岁或学历教育结束的全面鼓励生育体系,包括孕期保健补助、住院分娩补助、托育津贴、教育津贴、家庭个税抵扣、以及对不符合交个税标准的低收入人群实行直接经济补贴等。并且,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可在全国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差异化。

  二是加大托育服务供给,大力提升0-3岁入托率从目前的4%提升至40%,并对隔代照料实行经济鼓励。大力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兴办幼儿托育服务机构,形成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和临时托等多种形式的服务网络。同时,对进行隔代照料的(外)祖父母提供津贴,以提高祖辈隔代照料的积极性,减轻父母的照料压力。

  三是进一步完善女性就业权益保障,并对企业实行生育税收优惠,加快构建生育成本在国家、企业、家庭之间合理有效的分担机制。

  一方面,进一步推动落实产假哺乳假等制度,妥善解决延长生育假、男性陪产假等,对损害女性就业权益的单位进行经济或行政处罚。

  另一方面,根据单位女员工规模及年度生育情况,实行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以降低企业承担的生育成本。生育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于2017年开始合并试点,有望全国推行,有利于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提高便利度。

  四是加强保障非婚生育的平等权利。尽管不鼓励非婚生育,但对非婚生育的女性及其子女仍需给予一切平等权利,特别是落户、入学等方面,不得歧视。

  五是加大教育医疗投入,保持房价长期稳定,降低抚养直接成本。

  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大力增加公立幼儿园供给,将九年义务教育延伸至十二年,同时推进教育改革,切实根除“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现象。

  加大医疗投入,并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降低医疗费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编辑:莫飞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手机扫码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