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孕婴童资讯中心 > 热点 > 正文

零辅食破圈难:爸爸的孩子、PICCOLO均因抽检不合格未准入境

2020-11-06 09:46   来源:腾讯网

  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公布了《2020年9月全国未准入境食品化妆品信息》,其中有多个辅食品牌上榜,包括爸爸的孩子、PICCOLO。

  其中由宝孕高(广州)贸易有限公司进口,标称为Belourthe SA生产的37.5kg“PICCOLO香蕉草莓多种谷物粉(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因钙含量不符合我国国家标准要求被拒入境。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幼儿谷类辅助食品》GB10769-2010规定:幼儿谷类辅助食品钙(mg/100kJ/(μg/100kcal))≥12.0(50.2)。

  公开资料显示:钙是一种骨骼矿物质,是生物必需的元素,它能保持身体机能正常运转。

  对于幼儿来说,钙对幼儿的大脑、骨骼、大脑等发育十分重要。

  轻度缺钙可能会造成惊厥,入睡困难,重则可能会产生抽筋、湿疹、发育畸形等一系列疾病。

  此外,由象山钰昱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进口,标称为大汉生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爸爸的孩子舒畅蔬菜米精华”、“爸爸的孩子初哺乳米精华”、“爸爸的孩子五谷杂粮米精华”、“爸爸的孩子多维水果米精华”、“爸爸的孩子强化钙铁锌米精华”,总计1280.16kg的产品,均因超范围使用叶黄素酯而被拒入境。

  公开资料显示:叶黄素酯是一种类胡萝卜素脂肪酸油脂。

  根据我国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叶黄素酯功能性食品每日摄入量不高于12mg。更需要注意的是,过量摄入叶黄素会对肝脏造成多余的负担。

  另外儿科医生鲍秀兰曾提示,叶黄素和叶黄素酯虽然仅有一字之差,但差别巨大。

  叶黄素酯无法直接被人体吸收,需要先被人体分解再吸收,吸收率大打折扣,目前在国外基本已经淘汰。

  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及多方专家也都建议幼儿满 6 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

  然而,在我国作为宝宝 “第二餐”的辅食产业渗透率却只有25%。

  据艾媒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幼儿辅食和奶粉销售额的比例为1:7,而欧美发达国家相应比例为1:1,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断层。

  而出现此现状的原因有四:

  1)消费者教育不足;

  2)门槛门槛太低,口感、自制成为辅食市场拦路虎;

  3)市场营销不给力;

  4)频发的产品质量问题。

  在市场监管不严加之行业自律性较差的双重因素影响下,产品安全问题始终无法杜绝,甚至是愈演愈烈。

  对此,有业内人士称:行业门槛过低直接决定了产品鱼龙混杂的调性,口碑形象也在一次又一次的“事故”中不断下滑,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可以看到,在多方因素的制约下,幼儿辅食想要破圈难度极大。

  那么,幼儿辅食何时才能找到出路呢?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手机扫码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