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乳企间的竞争逐渐从简单的品牌渠道,转向科技创新领域,特别是头部乳企,在进博会期间陆续公布了创新的研发成果以及对应产品,特别是在大健康领域。
稳定增长的中国市场成为众多国际乳业巨头关注的重点。面对疫情之后国内快速恢复的消费需求,国内外乳企都在加快中国市场的布局速度,在进博会上密集推新抢占市场。
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科技创新竞争趋势明确,头部乳企试图在产品技术深度上和对手拉开差距。
乳企集体做加法谋增量
在疫情之后,随着国内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国内乳制品及相关消费迎来了新一轮增长期,国内乳企业绩在二、三季度迎来了整体增长。
在本届进博会上,海外乳企也在加快布局中国市场新的增量机会,并推出了大量新产品,但区别于此前各企业多聚焦于自身的传统业务,今年海外乳企新品大多在原有业务线上进行横向或纵向扩容,试图从客户的消费深度上获取更多增量空间,以增加收入。
比如两大国际幼儿配方奶粉巨头达能和雀巢旗下的惠氏品牌,除了传统的婴配粉产品,在进博会上进一步加码母婴营养食品业务,推出了多款针对孕产妇的和儿童奶粉产品。其中,达能公司在进博会上推出的妈妈益生菌产品。
第三次参加进博会的丹麦乳企Mille Food则对旗下的产品线进行了整体性扩容,在传统幼儿配方奶粉业务的基础上,大幅增加了包括儿童奶粉在内的母婴及用品等品类的产品比例;并在进博会宣布与另一家北欧知名有机幼儿食品品牌Semper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加速有机幼儿辅食产品在中国市场落地。
Mille Food中国副总经理范学梁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内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和有机产品的认可度不断提升,随着新出生人口的下滑,国内婴配粉市场竞争明显加剧,但同期幼儿零辅食的增速约为同期奶粉业务的增速的1倍以上,因此双方也是取长补短,联手增加新的业绩增长点。
而蒙牛乳业此前收购的网红奶粉品牌贝拉米也在加速布局有机幼儿零辅食业务,据蒙牛总裁卢敏放透露,贝拉米增加有机婴儿辅食品类业务也是考虑到该业务未来在中国市场的成长性,在欧洲,幼儿辅食和奶粉的销售额比是1:1,而国内则为1:12,因此市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另一家网红乳企新西兰A2牛奶公司则在幼儿配方奶粉、低温奶和成人奶粉品类的基础上,增加了两款常温奶产品,分别针对成人和4岁以上儿童市场,而常温奶也是国内主要消费的乳制品品类,其扩品增收的目的也非常明确。
在进博会期间,美赞臣大中华区席执行官睿恩达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乳企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即为“精准营养”,伴随着中国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需要更个性化、多元化,以科研为本的精准营养解决方案。
而这也被认为是下一步乳企增长的重点业务,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记者,从进博会上可以看到,乳业消费正在向专业领域发展,这倒逼乳企要具备真正的研发能力和转化成实际成果落地的能力,而这对于国内乳企而言也是一种挑战和机遇,需要国内乳企从以往的重营销转向重研发、重人才,更加聚焦于科技研发,重视消费者的需求变化。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