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及跨境红利退去
随着资本寒冬的持续影响以及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的消失,母婴行业已经进入了下半场。跨境电商红利一度让行业经历一波高潮,但2016年4月实施的跨境电商新政,又让进口母婴产品成本骤升,行业该如何应对这些待解难题?新的增长点又在哪里?
在10月11日的2016中国母婴峰会上,包括品牌商、渠道商、创业者等超过1500位母婴行业从业人士参加了此次大会,会议期间,贝贝网、森马电商、格格家等母婴电商,以及风投资本、物流公司等产业链上下游的多家企业共同提出,妈妈经济是基于分众电商模式的进化,电商、品牌商、渠道商、乃至跨境行业创业者都可以从中获得思路,激发行业更好地发展。
新快报记者 郑志辉
从母婴品类延伸到妈妈需求, 产业规模翻三倍
市场研究机构尼尔森副总裁丁霞在会上发布的《2016 尼尔森网络购物者趋势研究报告》显示,网络正取代传统渠道成为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女性作为中国网购人群的主力军催生了“她经济”这一诱人的蛋糕。
“在女性网购人群中,妈妈人群占比在65%以上。而且她们的消费频次和金额是女性整体平均水平的1.4倍,也就是说她们的消费能力更高”。丁霞表示,妈妈经济正成为电商新看点,并将为移动购物的爆发带来新契机。
“妈妈经济”概念的出现和其巨大的市场容量,为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也让人看到了母婴行业的更多可能性。公开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母婴行业市场规模将达3万亿,而从妈妈人群角度出发,通过妈妈需求的延伸,市场规模将超过10万亿。
今年以来一直积极寻求升级妈妈经济的贝贝网CEO张良伦透露,2016年至今,贝贝网仍保持高速增长,新月活用户超千万,预计今年GMV将达到100亿,成为快突破百亿大关的电商平台。相比之下,数家去年还红极一时的同行,今年都陷入困境,甚至悄无声消亡,在他看来,就是没有及时把握妈妈经济的机遇,把母婴购物网站升级为针对“妈妈”人群的家庭购物入口。
消费升级:帮助年轻的妈妈遇见更好的自己
不过,张良伦同时指出,在母婴行业向妈妈经济的转型升级背后,是妈妈人群的消费需求升级,这个消费升级不等同于更高的价格,而是更高的品质以及消费习惯的升级。
北极光董事总经理姜皓天分析说,从电商的角度,他认为这种消费的升级主要体现在消费者会购买更符合价值观和个性的商品和服务,服务和体验类在消费中的比例会大幅提高,以及不再追求高性价比,而是更高的品质。
森马电商总经理邵飞春表示,他更爱用“帮助年轻的妈妈遇见更好的自己”来理解妈妈经济。在他看来,品牌化、时尚感和美,会成为妈妈和宝贝们的刚需,为了满足这些需求,电商们的营销创新之争成为新常态,直播、网红达人、VR等都会全数用上,务求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张良伦则表示,无论妈妈们的需求怎样变化,妈妈购物决策的核心诉求未变,譬如说正品质量保证、物流快包装好、品牌齐全商品选择多等等。为此,贝贝网联合众多母婴品牌商发起的“母婴正品联盟”也在峰会上正式启动,并在现场呼吁更多企业和组织加入进来,希望能把正品溯源、PICC联合承保、全场包邮、24小时发货、7天无理由退货、退货补运费等的购物体验和服务,共建成整个母婴行业的行业标准。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