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孕婴童资讯中心 > 行业 > 正文

实体店“关店潮”又来了!2016新实体店阵亡名单!

2016-11-25 09:50   来源:奶粉与纸尿裤
概要: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了“太平洋百货淮海店将于今年年底结束营业”的消息……没想到,陪伴了上海市民20年的老牌高端零售商场,如今只能“挥泪大甩卖”。

  此外,据多家上海本地媒体报道称,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的易买得曲阳店大部分货架已经清空,也关门在即。

  多家关闭的商场似乎在提醒着人们,实体零售业的“关店潮”来了!

  一家家带着岁月记忆的实体店黯然离场,或不得不闭店改造,实体零售业整体进入了整休期。

  百货、超市成关店“重灾区”

  2016年上半年,在单体百货、购物中心以及2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业态中,22家公司共关闭了41家店铺。其中,百货与购物中心15家,歇业店铺的营业总面积超过60万平方米。被关店铺持续经营时间平均为6.84年,其中,百货与购物中心为8.67年。

  2016年上半年实体店阵亡名单

  按照“2016年《财经周刊》版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分级全榜单”的划分,2016年上半年关闭的41家店铺中,位于一线城市的店铺关闭数超过一半。

  其中,一线城市关闭7家,占17.07%,新一线城市关闭15家,占36.59%,一线与新一线两项合计关闭22家,占53.66%。

  此外,二线城市关闭11家,26.83%,三线及以下城市关闭8家,占19.51%。可以说,位于一二线城市的关闭店铺超过80%。

  从百货业态来看,关店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1.物业到期;2.业绩不良;3.转型撤退。除此之外,电商的崛起也给实体店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网络购物对实体店营销冲击显著

  很多人把百货行业的萧条的原因归于电商的发展壮大,抢占了一部分市场导致百货行业冬季到来。电商们在自造的一节又一节里赚了个盆满钵满,而实体零售业却经历了一“劫”又一“劫”。

  以天猫双十一为例,交易额从2009年的0.52亿元增至2015年的912亿元,今年更是超过了1000亿元,增长之快令人侧目。

  2009年以来天猫“双十一”交易额(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另外,更为尴尬的是,百货商场正沦为电商“试衣间”。很多顾客都会去实体店去试穿,记住型号,然后到网上去购买。网上销售,没有人员费用、租金费用、水电费用等,负担很轻,价格优势强,这让实体店很难做。

  零售业“自救”,但转型太慢

  当前百货行业正处在低潮时期,十多年前百货受到专业市场和大卖场的冲击,现在是受到购物中心和电商的冲击。但是,百货却是过去几十年变化小的行业,有点不思进取。国外的百货公司会对消费者进行深入研究,国内的百货公司销售不好就换一家经营。

  除了关店,百货企业也在积极进行转型,“触网”成为各大公司的发力点。但目前,传统百货行业仍在转型摸索期,转型速度太慢,且现在真正转型成功的案例非常少。不少百货企业的“线上”几乎处于“半死不活”状态。

  中国的百货,市场较规模小,百家争强,集中程度低,而且地域性差异明显。百货业的调整,是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百货业仍然会存在,而且处于变动之中。尚未发展成熟的中国百货势必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扩大规模,进而提升行业集中度,让市场发展更加健康、成熟。

  来源:中国之声、中国青年报、面包财经(ID:mbcaijing)、联商网、前瞻产业研究院、盈石集团研究中心、每日经济新闻

标签实体店
编辑:志杰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手机扫码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