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孕婴童资讯中心 > 热点 > 正文

击碎谣言!纸尿裤市场 本土生产真的不敌原装进口吗?

2017-02-28 16:45   来源:博卫传媒

  同一品牌纸尿裤,进口与国产哪个更优的争论尚无定论,纸尿裤厂商却开始转移生产阵地,加码布局进口渠道。

  从目前来看,中国进口与中国制造相比,前者更受中国消费者喜欢,不过,什么原因造成同一纸尿裤品牌进口与中国制造两个渠道的分化?尤妮佳不计成本地强化日本制造能力能否帮助企业摆脱净利下降的困局?

  加码进口渠道

  自1995年进驻中国以来,尤妮佳已在上海、天津、扬州3个城市拥有5家工厂。本着“在哪儿生产,在哪儿消费”的原则,尤妮佳近年来始终未停止在华扩产建厂的速度。然而,现在这一策略却遇到了阻碍。除财报中显示的营业利润下滑以外,按地域观察尤妮佳2016财年的业绩,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地域营业利润达到223亿日元,同比降低超过30%。这家日本企业发现,中国消费者更愿意不远万里赴日或通过海外代购等途径购买日本原装进口的尤妮佳纸尿裤,而很少选择贴着尤妮佳商标的“中国货”。

  为挽回颓势,尤妮佳社长高原豪久在记者会上表示,2017年计划通过做大市场来改善在华业务,加大跨境电商的投入力度,同时也正视了“纸尿裤的普及率在中国仍然很低”这一现实。

  然而,不被中国妈妈们认可的外资品牌本土产纸尿裤与原装进口品相比,究竟存在哪些差异?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实际上,一些日本比较高端的纸尿裤品牌在国内生产时用的是四五年前的生产线,而国内厂商可能用的是目前新的生产线,就生产工艺而言,很多国内厂商还占有优势。但就目前来看,国人对于“中国制造”在各行业频现的质量问题深感忧虑,这种对于国产产品根深蒂固的焦虑也是导致以中产阶级为主导的年轻妈妈热衷于购买原装进口外资纸尿裤的根本原因。

  中国制造差距大?

  对于外资品牌来说,这种消费者教育的难度也一直是各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初期难以绕过去的难题。包括花王、尤妮佳在内的一些外资品牌管理者认为,中国消费者对纸尿裤品质的追求非常严苛,对进口产品的偏好也存在非理性的误区,比如同样品牌在中国生产的就没有进口的卖得好,甚至这些产品返销到日本后,又被中国消费者买回来。这些非正常的情况都反映了消费者对国内产品缺乏信心,鉴别产品的专业知识欠缺,所以把正确的信息传递给经销商和消费者是当务之急。

  尽管外资品牌对于不同产地纸尿裤之间的质量差异表示了否定,不过本土产外资品牌纸尿裤的质量问题却时有发生。去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幼儿纸尿裤比较试验结果显示,个别品牌型号的样品水分值偏高,样品间滑渗量、回渗量数值差异较大,其中花王合肥有限公司生产的妙而舒Merries滑渗量高达16毫升,吸收慢,可能会影响到幼儿使用安全和舒适性。

  对于消费者而言,同一品牌不同产地的纸尿裤反映在价格上则更加直观。以花王为例,在天猫网站上,M码的花王妙而舒婴儿纸尿裤,产地为日本的规格为一包64片,售价120元,折合每片1.88元;而产地在中国内地的同品牌型号的纸尿裤,规格为一包80片,售价119元,折合每片只要1.49元。

  对于这种价格上的偏差,主要的差距实际上并不是二者之间的质量差异,而是运输成本 。他给北京商报记者简单地算了一笔账:“一包花王纸尿裤,日本超市在1400日元一包左右,收货价加10%,按0.065汇率算,就是97.5元人民币。但加上海运费,保险、关税、增值税、报关费、租集装箱的费用等,再通过零售商来到消费者手中,一系列加成导致纸尿裤的价格提高到120元都是少的。”

  同时,在质量上,不同产地的纸尿裤也着实存在一定差距,而原因主要来自不同地区测定标准的差异。赵向晖指出,由于我国生产的纸尿裤在标准设定上和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确实不能保证实现本土化的纸尿裤和海外进口产品完全一致。“比如,在安全性指标方面,我国卫生安全指标比国外的要求更为严格,但在化学安全性能指标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标准或法规、法令中的要求更为全面。这些很细微的地方引起了厂商在中国进行纸尿裤生产时遵循标准的偏差。”按照赵向晖的说法,在中国制造的外资品牌纸尿裤,在某些标准的测定上可以稍加放松,对于在原产国所需要满足某些关于纸尿裤材质、化学指标等因素也可根据中国市场的现行标准再做衡量,这也就可能导致不同产地纸尿裤之间的质量差异。

  消费者培养仍需时间

  在中国本土化道路遭遇挫折的关口,尤妮佳期待通过跨境电商渠道来拉动销售,同时计划增加产能,有可能将生产设备从开工率降低的中国工厂转移回日本。不过,日本国内劳动力严重短缺,提高产能并非易事。此外,如果在中国迅速缩减产能,有可能引发劳资纠纷。尤妮佳必须解决这一复杂的难题。

  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保税仓的产品并不一定就是正品。“大多数跨境电商平台会在国内采购完高仿的纸尿裤,拉到海上走一圈后再到海关进行清关,这些产品也就成了海淘正规货了,其中不乏很多知名的跨境电商和母婴电商。”

  对此,业内认为,在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收益性方面,加强在生产成本低的海外当地进行生产将不可或缺,外资企业不能一直困守在水土不服的悖论里。关键还在于长期的消费者认知培养,并且坚持对于产品质量的保证,通过这些办法抵消中国消费者的心理障碍。“细分市场的划定,有针对性的新品推广,产品的性能、优良品质和稳定性,将是比海外建厂更重要的、未来外资企业决胜中国市场的关键。”

  来源:北京商报

  本文系为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编辑:婧文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手机扫码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