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孕婴童资讯中心 > 热点 > 正文

疫情冲击之下 中国乳业如何自救?

2020-02-07 10:07   来源:食品观察家

  道路封锁、物流不畅、库存见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下,告急的不仅有口罩、消毒液等,还有幼儿配方奶粉。

  据了解,在疫情较为严重、防控十分严格的江西鄱阳县、湖南岳阳及整个湖北地区,幼儿奶粉成为稀缺资源。进货难、配送难已成为当地母婴门店的常态,部分门店奶粉库存仅够维持一个星期,就连上游厂商也无法有效解决物流问题。

  尽管奶粉企业仍在尽力维持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但物流“失灵”逐渐传导到原材料的供应,业内预计整个产业链遭遇的后续影响将扩大。对此,多家企业呼吁将幼儿奶粉供应纳入“绿色通道”。

  疫情波及生产运输

  上游养殖业面临考验

  连日来,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面前,销售下滑只是一方面,因运输渠道受限、导致的饲料供应不上,奶牛养殖业同样受到了疫情波及。

  “现在防控疫情是主要工作,我们理解政府政策,却也对畜牧养殖业造成较大影响。”淄博一奶农表示,由于交通受阻,饲料难以运进去,奶牛或面临无粮可喂的情况。

  也有奶农表示,如果未加工的原奶储存时间延长,很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原奶变质。疫情前的原奶价格为4元/公斤,现在运不出去,只能降至喷粉价,每吨只有一千多元,远低于市场价,损失巨大。

  公开信息显示,为了防控疫情的传播,许多地区自主的封村、封路,不但阻止了人员流动,也阻挡了车辆正常的流通,其中就包括拉奶车。保定奶农日倒奶2吨、淄博奶农日倒奶5吨、潍坊奶农日倒奶6吨等等。

  不仅是小奶农,大型乳企也受到影响。君乐宝乳业集团公开表示,由于物流受限,带来了运输困难。同时,部分饲料厂停产,导致货源减少,饲料涨价。如果疫情时间再长的话,局面可能会变得更困难。

  同样面临难题的还有现代牧业,据其介绍,部分车辆因为封路要绕行,带来了时间长、费用大的问题,希望可以尽快协调解决这一问题。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记者,目前,上游奶牛养殖业面临的问题就是运输问题,由于奶源是跨区域性的调动,目前防控疫情管得非常严,所以这种调动就会很困难,导致短期内会出现奶农倒奶现象。

  上游受损、原奶减产,将造成奶粉、液态奶短缺,那么,是否会引发涨价潮?

  在宋亮看来,疫情对需求的影响很大,乳制品需求也在下降。同时,销售端还有进口乳品的补充,而且奶粉原料多来自于进口,所以不会造成涨价现象。

  多地奶粉供应困难

  母婴行业呼吁建立“绿色通道”

  春节是乳制品消费的旺季,各大乳企都备足货物,但疫情打乱了各企业的销售计划。据多家超市乳品区的工作人员介绍,以往过节很多人都会选择购买牛奶礼盒,这段时间里,各品牌的折扣都比较大。今年受疫情影响,几乎无人问津。

  为保障疫情期间物资供应,1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通过视频会议启动“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系列行动。据了解,目前飞鹤、君乐宝等奶粉企业均在正常生产,并设法满足市场需求,但物流问题仍是当前奶粉供应的大障碍。

  为保证宝宝不断口粮,澳优与全国合作门店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如果线下无法协调送货,将转由官方旗舰店快递发货。不过澳优方面坦言,受物流及快递影响,个别地区门店有货源紧张现象,物流问题尚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快递也积压在物流点。

  在河南地区,飞鹤日前与中国物流河南公司达成合作,为物资供应开辟绿色通道。在疫情严重的湖北地区,由于在武汉建有中转仓,存货较多,飞鹤方面称暂时没有门店反映断货问题。不过当地物流配送已不如以前顺畅,需经过多层对接周转才能送达门店。

  业内人士估算,后期疫情对物流、原料供应及奶粉企业的影响将扩大。据新京报记者了解,目前已经有奶粉企业向监管部门反映物流配送问题,而为幼儿配方奶粉供应建立“绿色通道”,也在母婴行业拥有较高呼声。

  母婴行业独立评论员年永威认为,绿色通道目前只对生活必需品和开放,对配方奶粉等特殊物资能否开放,还要看接下来的疫情走势。“奶粉行业过去一直是过剩的,这次疫情也许会倒逼供应链条发生一些变化。”

  2月4日,全国防控物资暨春运错峰返程运输保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全力做好生活物资保障工作,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在这一大方向下,配方奶粉供应能否建立“绿色通道”值得期待。

  疫情之下乳品企业如何自救?

  新零售将成发展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品牌互攻“城池”的同时,电商开始在奶粉销售当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从终端变化来看,2007年之前奶粉的销售渠道主要在商超和传统渠道。在2017年,渠道发生了变化,婴童占比30%,电商占比60%,婴童店持续下降。可以预见,整个消费不仅是产品的消费,对服务的需求,对效率的要求其实非常高。

  “今年的疫情来得比较突然,影响很多乳企今年的计划,包括新品计划、市场布局的计划,接下来,很多的企业可能会调整销售方式,进一步加大跨境购和线上销售的比例。”宋亮指出,特别是大型乳品企业,一直在布局新零售。尽管短期内受到影响,但是对于线上渠道来说,可能是一个利好消息。

  那么,疫情之下,乳企的免疫力经受得住考验吗?又该如何自救呢?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乳品企业自救要靠口碑和品牌形象。通过此次疫情,对于乳制品行业品牌格局会有一个微妙的变化,让很多产品的重度消费人群感受到大企业的责任担当。如伊利、飞鹤、君乐宝、雀巢在疫情出现开始,通过捐款、捐物投入到社会责任上去了。

  上海商学院教授顾国建则指出,在疫情期间,线上销售猛增是一个可以看得清楚的趋势,但企业要把这次疫情带来线上增长的趋势,看成一次拓展线上渠道的战略机遇。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要做好企业资源的线上转移,而不是敷衍地向线上线下全渠道的发展。

编辑:黎莉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手机扫码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