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孕婴童资讯中心 > 行业 > 正文

疫情导致线下购买频次降低 乳制品市场的机遇在哪里?

2020-02-22 09:19   来源:新乳业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之下,当大量国人宅在家中时,网上买菜的服务使用量激增。网上卖菜火了,那网上卖奶呢?

  疫情隔离致线下购买乳制品频次降低。一方面,随着疫情防控逐渐严格,公共交通缩减,限制了消费者出行,另一方面为避免感染,消费者主动减少了外出购物的频次。加之复工时间延迟,返程潮推迟,造成一二线城市大型超市门店人流稀少,线下营销活动也收效甚微。这次突发的疫情,让在春节前早早进行乳制品礼品包装囤货的商超等渠道始料未及,大量乳制品不得不面临门庭冷落的困局。

  常温乳制品保质期一般在 6 个月左右,低温乳制品在 10-21 天左右。这意味着在疫情结束时间尚不明确的情况下,每过一天都是损失,每过一天库存都在增加。为消化库存,部分乳企欲推出送货上门服务,但是很多小区(楼宇)实施严格管理措施,送货上门的效果不言而喻。

  显然,线下乳制品购买频次降低,并不是消费者不需要,而是牛奶供与需之间的桥梁被切断了。何以解忧?对乳企来说,除了采取无接触配送等非常规的方式减少库存,还应复盘此次经验教训,问当下之机遇何在。

  机遇一

  疫情的发生是否会改变未来乳制品线上、线下的交易比例,加速“互联网+”的新格局?

  2003 年非典间接地成就了电商平台,那么大胆设想一下,现今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否会带来更大比例的线上销售?

  疫情之前:乳制品线上销售已呈显著增长趋势

  比较乳制品的各类渠道,大卖场的占比往往多,其次为大超市、福利礼赠等。但随着电商的逐渐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小超市、网购渠道购买乳制品,且网购渠道的占比逐年递增。“经济日报-伊利集团消费趋势报告(乳制品)”显示,基于2019 年二季度凯度消费者调查数据,我国乳制品网购销售额的增速连续两年超过 40%,上升势头很快,相反大卖场份额逐渐萎缩。同时,乳制品网上渗透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乳制品渠道销售额占比及销售额增速(单位:%)

  再看 2018~2019 年阿里线上销售情况,全年乳制品销售稳定增长,尤其是春节期间带动线上液态奶的高增长。数据显示,2019 年 12 月阿里渠道液态奶销售额 10.96 亿元,同比增长 70.60%,其中白奶、酸奶、低温奶销售额分别为 5.2 亿元、3.0 亿元、0.3 亿元,同比增长了 53.8% 、106.1% 、82% 。另外,幼儿配方奶粉销售额 10.02 亿元,同比增长了 2.01%,其中国内品牌增长明显,如飞鹤销售额 0.8 亿元,同比增长 12.56% 。芝士奶酪销售额 1.08 亿元,同比增长 28.61% 。

  盘点 2019 年线上购物节也可以发现,乳制品线上销售表现亮眼。2019 年“京东 618 全球年中购物节”期间,京东超市共售出牛奶 3.5 亿盒,奶粉累计销量超过 1000 万罐,其中伊利金领冠睿护幼儿配方奶粉 3 段成交额是去年同期的 10.3 倍。美团闪购年货节数据也显示,年货节期间牛奶成为全国销量高的 5 类商品之一。

  疫情期间:乳制品线上销售表现稳健

  疫情虽然致使人员流动减少,但消费者居家时间增多,线上购物意愿增加。据悉春节期间,北京苏鲜生线上蔬菜、水果日订单销售实现了 200% 以上的增长,苏宁小店菜场的线上订单环比增长了 245% 。每日优鲜除夕以来,北京市场订单量增幅为去年同期的 136% 。京东大数据显示,从除夕到初九(同比去年春节同期),乳制品成交额增长了 1 倍左右。

  当前,一些乳企已经结合线上平台,提供预定配送服务。蒙牛与京东、天猫、盒马等电商平台密切合作,携手阿里巴巴成立的“天鲜配”智能订奶平台采取的“线上平台订奶,楼下冰柜取奶”新模式,也在疫情期间很好地保障了上海等城市的鲜奶日常供应。三元食品、光明乳业、卫岗乳业等企业还在线上订购中加入蔬菜套餐,牛奶与蔬菜搭配售卖,以民生组合进社区,满足居民的需求。据了解,三元乳制品的线上销售近期也已有所增长。风行牛奶利用自建的“风行生活” O2O 电商平台,以“产品 + 物业配送 + 前置仓”运营模式开展订单农业,与产地农户建立“菜篮子”产品直销对接,在销售牛奶产品的同时,有效解决特殊时期农产品滞销问题。

  不要让任何一场危机虚度,机遇都在拐点

  从非典时期的乳业数据来看,2003 年乳制品消费的增长率高于历年水平。究其原因,除了乳企当时处于扩张期外,也与牛奶的保健作用密切相关。同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也是消费者格外关注自身免疫力的时刻,居民乳制品消费支出也可能有所增加。

  当前的主要问题是线下销售渠道不畅,做好线上渠道,或许可以打开一方新天地。行为心理学表明:21 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 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试想一下 21 天里每天网购食品、在线上课、在线问诊后,21 天后当你想要买瓶奶时,你的购物途径会是什么?另外,疫情结束后,人们对病毒的恐惧并不会快速消散,多起集聚型病毒传染的案例依旧会让人记忆深刻,线上购买的心理倾向短期不会减少。

  对乳企来说,一是要拥抱“互联网 +”,快速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促使更多实体店开拓线上途径。二是要自我革新,进一步推动订奶渠道、配送方式、供应链等全方位提升。三是要借“东风”,疫情让生鲜电商崛起,也将倒逼大型供应链及冷链物流平台的发展。当大数据、智能仓储系统在冷链行业大范围普及,低温乳制品也将迎来春天。

  机遇二

  疫情引发全民对健康的关切,乳制品能否顺势而行,使其在三四线城市及农村更具备刚需属性?

  无论市场上的猪肉供应如何紧张,人们仍然会购买猪肉和各类猪肉制品,不会因为时局的变化而放弃吃猪肉,这就是刚需属性,即“每天必须、高频消费”。

  随着消费升级,乳制品虽然也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见食物,但就刚需属性而言,还不是每个人每天的“必须”和“高频”。只有尽快普及牛奶健康知识,培养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居民的喝奶习惯,形成全国上下都爱喝奶的局面,才能做到“任凭风吹浪打,唯喝奶不动”的持续发展模式。

  三四线城市是新的消费增长机遇点

  近年来,我国乳制品消费的增长有所放缓,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9-2028)》数据,2018 年全国乳制品消费总量(折合生鲜乳)4735 万吨,同比增长 3.5%;人均乳制品食用消费量(折合生鲜乳) 30.83 千克,同比增长 4.3% 。两者同比增长率均低于近 10 年的年均增长率。

  为改善消费增速放缓,企业寻求新的消费增长点,抓住新的消费人群势在必行。据《中国奶业年鉴》的数据显示,我国一线城市液态奶的渗透率超过 90%,中小型城市的渗透率在 50% 左右,农村地区的渗透率仅为 20% 。另外,三四线城市人均收入跃上消费升级拐点,消费升级加速,推动广大的低线级市场爆发出惊人的增长动能。

  京东大数据显示,与 2016 年相比,国货奶粉 2018 年在四线至六线城市的用户数增幅都超过 90%,领跑全国市场。京东“618 全球年中购物节”期间,低线级市场的下单金额同比增幅达全站的 2 倍。年货节期间,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消费金额同比增长了 5.6 倍,其中进口商品消费同比增长 9.8 倍。水果、牛奶、糖果、巧克力成为三四线城市居民热衷的进口商品。这说明高品质消费逐渐成为低线级市场的鲜明趋势。

  把握健康关注点,加强牛奶消费科普,铺陈乡镇市场

  过去,对于广大乡镇居民来说,牛奶礼盒还是一种礼品,是高端消费的象征,日常消费习惯尚未完全养成。而现在,疫情使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上升。

  日前,国家卫健委相关司局组织研究提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营养膳食指导》,明确提出饮用足量乳制品有助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康复与预防。对企业来说,怎么宣传和运营转化是关键点,要让更多消费者意识到乳制品不仅仅具备礼品属性,它还是一种强壮体魄、有益健康的食品。

  比如开展社群营销与宣传,送奶员可以依靠与客户的联系构建微信群,在群内发送科普信息;对于乡镇居民来说,与当地超市社群接触广泛,经销商可以与超市多联系,对超市工作人员进行乳制品知识宣传;制作网络微课,邀请专家讲解牛奶科普知识,如新希望昆明雪兰乳业就在疫情期间开展了“雪兰牛奶专家微课”;利用抖音等直播平台,发布健康喝奶知识,如伊利曾连开多场直播,连线营养学专家,在线讲述如何通过食补调节自身免疫力,其中重点提到喝奶是很有效的办法。疫情过去后,品牌商可以抓紧抢占乡镇市场各渠道,将库存调到乡镇市场,开展各种形式的促销,在有效降低库存的同时,促进居民喝奶习惯的养成。

编辑:李娜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手机扫码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