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企业进驻电商平台已有经年,但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合作局限于浅层销售,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催生出C2M反向定制、精准销售等新型营销手段,并越来越受到零售企业的青睐。
这个趋势也在慢慢浸润奶粉行业:2018年6月,美赞臣和京东商城开启战略合作;2019年11月,蒙牛与阿里巴巴达成深度合作;8天后,光明又与阿里云计算公司战略合作。今年初,美赞臣再次与京东商城牵手,则是两家公司在之前合作基础上的延续——深化渠道下沉、C2M反向定制、深度营销合作等实际运用和创意模式,同时深化营销合作,赋能美赞臣品牌市场资源,以及数据开放-品牌与平台数据开放与融合等。
电商渠道作用日益强大
和其他行业的零售企业一样,蒙牛、伊利、惠氏、美赞臣等几乎所有的乳企很早就开始和电商平台合作,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深入,尤其是“双十一”等电商购物节的刺激效应,电商平台正在表现出强大的成长性,已从商超和母婴店等线下渠道的补充,发展壮大为乳企重要的收入来源。
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显示,惠氏、爱他美、美素佳儿、美赞臣和雅培等5家洋奶粉包揽了2018年10大线上奶粉品牌销售额的前5名,仅飞鹤和伊利两家国产奶粉企业跻身前10,但只排在第7、第8的位置。而从销售额的占比看,外资品牌占比为68%,国产奶粉仅为9.5%。
精准营销,奶企的“读心术”
乳业红利趋薄,市场从增量之争变成存量之争,倒逼各大奶粉企业调整销售战略,在此过程中,得到信息技术加持的电商渠道的作用更受重视。
具体而言,占据一、二线市场的外企,先期深耕低端市场的国内乳企,都把电商渠道作为抢占对方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美赞臣、惠氏、合生元、伊利等乳企都越来越重视电商投入,欲借助线上扳回一城,弥补线下流失,更有甚者借线上实现销量突破。
美赞臣早在2010年就开始与京东合作,近年来,伴随新生代妈妈购物习惯的转变,这家公司开始把在电商平台上推广、开发潜在消费用户视为进一步思考的方向。飞鹤方面也认为,线上不仅可以借助天猫、京东等平台销售,还可以获取交易和用户数据,读懂客户的心,进而实现精准营销、选品布局。阿拉小优董事长李茂银也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未来奶粉在线上占比会越来越高,加大电商渠道的布局已是大势所趋。
在大数据专家范端胜眼里,大数据可以赋予奶粉企业“读心术”,根据客户购买奶粉的品类、数量和频次,电商平台可帮助奶粉企业判断宝宝的大致月龄,喂养方式和日消耗量,再通过手机短信、微信等社交平台,推送有针对性的奶粉优惠活动和营养解决方案等,以C2M模式实现精准营销,预测营销的方式主动帮助消费者复购,从而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和依赖度。此前,有观点认为电商平台并不能培育品牌,这样的观点随着电商销售模式的创新而销声匿迹。
瞄准了客户的心理需求,奶粉企业将比奶爸奶妈更了解其孩子的营养健康状况。也正因为此,在近美赞臣和京东的合作中强调了C2M模式,相比传统的B2C模式,C2M更强调“以消费需求为创新导向”。而这以前是线下实体店的强项,电商渠道的短板。
据业内人士介绍,以前奶粉的仓储点主要是凭感觉,而依据大数据技术,可以了解主要采购群体的地理位置,优化仓储位置,提升配送效率。而阿里巴巴、京东和苏宁等电商平台都有独立、高效、快捷的物流,这也是奶企选择合作的方向之一。
去年10月,恒天然联合每日优鲜在华东市场推出低温产品“诚实的鲜牛乳”,解决了鲜奶保质期短,运输及储存难的问题,让很多消费者的选择变得更为放心。恒天然大中华区消费品牌部副总裁曹辉认为,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鲜奶的配送不再局限于传统模式,而是通过电商自有物流体系运送到消费者手中。
2003年的非典疫情,促进了中国网购的大发展,17年后,新冠状病毒疫情让人们居家不出,又给了电子商务跨越式发展的新契机,乳企亦有了大力发掘电商渠道的强大动力,亦对中国乳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大的挑战。电商渠道固然重要,在线下渠道依旧强势的情势下,只有线上线下渠道联动,实现精准布局,乳企才能在消费趋势变化中成为赢家。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