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孕婴童资讯中心 > 行业 > 正文

疫情清了我半年的奶粉库存 但痛只有我知道

2020-03-03 08:38   来源:中童观察

  “疫情消化了我很多库存。”一位广西的代理商D对中童的记者说道。

  “这次疫情来得很突然,给我带来的影响也很突然——这个2月是我们出货量大的月份,比去年同期的出货量都大。”

  这位代理商不仅在做奶粉,也在做营养食品。奶粉是刚需,当地消费者和门店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恐慌性囤货”,营养食品自不必说,一下激活了当地的市场需求。

  受疫情影响,当地开始交通管制,原本干线物流受阻,大家都会担心货物到不了代理商的仓库,会影响门店,但是,这位做了很多一线奶粉品牌的代理商很“幸运”,因为仓库里摆着大量的货物,正在发愁如何消化,结果不停地收到门店的订单。

  还没出正月,他就召集业务员回来开工了,开始给门店配货。面包车、电动车在路上奔波着,想尽各种办法给门店配送,仓库里的货物也在逐渐消耗,2月末一盘算,“所剩无几了,一个月将近完成了小半年的出货量。”

  “太好了,年前给你做了很多备货,看来还是很明智的。”某奶粉品牌的业务员半开玩笑地对这位代理商说。

  虽然是一句玩笑,但是代理商心里已经对“货”这个字很敏感,压在他身上很久了,眼下是短暂的如释重负了,“毕竟,不可能会再来一次疫情,我们也不希望。”

  一个月消化了这么多的库存正常吗?

  不正常。

  遭遇一次黑天鹅,仓库里的货居然还绰绰有余,“平时每天睁眼就是想动销,根本没有意识到。”

  这暴露了一个行业的共性问题:压货。

  正常的代理商和仓库是看周转的,有人用10块钱的资金做100块的生意,不停地进出,“我却用95块钱做100块的生意。

  多少品牌的崛起,都是吸噬着渠道商的骨血,换过一批又一批渠道商,才到了今天的高度。这次疫情过后,不知道厂家是不是会继续以此为由来压榨,继续压货。“就像2019年年底,某奶粉上新品,刚上市就有几亿的销量了,那其实都是我们代理商仓库里的货。”

  这还不止,这期间,密集出货,给团队的奖励,物流成本都是我们来承担的,有的地方出不去的,基本都是顺丰。

  “那能不能不给客户发,等疫情过去了再选择平价的方式发,或者是让客户来承担呢?”记者问。

  “那肯定不行,还有以后呢,客户关系还是要做的,在难的时候落井下石,太不厚道了,再说门店也有自己的难处,有的顾客也需要他们发快递。”

  同样的话,内蒙的一位代理商Z也对笔者说过,他主要是做童装的,虽然童装不是刚需,但是对门店来说,新颖时髦的款式是必要的,门店不上新,顾客肯定就有意见了。

  “有很多客户是年前定好了货,他们都说要不就等疫情结束了再发,但我们知道,错过了春季,我们和门店都受影响。”品牌也没有做出任何表示,Z咬牙自己承担了运费。

  正是有这样的母婴代理商为实体零售承担了更多的压力,兜住了行业的底线,但这之中的痛只有他们知道啊!

编辑:黎莉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手机扫码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