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伙伴们,您的营养食品品牌真的选对了吗?
2020这个春节“新冠”疫情期间,经常从各种媒体听到一句话:“新冠没有特效药,只能靠自身的免疫力。”全方位的免疫力教育,院士专家对乳铁蛋白和益生菌的推荐,消费者或主动或被动的都在关注免疫力抵抗力,快速的推动了营养食品品类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乳铁蛋白、益生菌、蛋白粉、维生素等品类营养食品开始火了起来。
2018年我国营养食品市场规模约为2898亿元,2019年约为3500亿元,2020年预计规模4200亿-5000亿元,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球平均增速。随着疫情的影响,营养食品已经从非必需的消费品,逐渐成为老百姓生活中的刚需品;营养食品需求呈现常态化、普及化、家庭必备化特征。
营养健康意识不断加强,营养食品消费习惯逐渐培育,概念教育升级至消费服务阶段,精准营养食品及个性化营养健康服务将成为一种趋势;健康中国等利好政策推行,更多营养食品品牌将进入消费市场,产业集中化将进一步提高;消费需求刺激之下,母婴营养食品品牌数量呈现快速攀升趋势,国内母婴营养食品品牌数量已超5000个,但是约90%左右的品牌均为贴牌产品,强势的领头品牌还未出现;预计在未来3年,营养食品品牌数量将会呈现井喷式爆发状态,预计品牌数量将达到1万+。
母婴门店对营养食品品类的重视,营养食品在母婴门店将会很快实现第二品类的地位。基于上述的行业及市场环境,可能我们很多经销商伙伴们在挑选营养食品品牌合作的时候,就容易患“选择困难症”。在这里,本人将在营养食品行业里从业多年积累的一些心得分享给各位,供各位伙伴在选择品牌合作的时候作一些参考。
进口or国产?
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营养食品生产研发成熟程度而言,中国的营养食品行业发展才刚刚起步;从品控层面来看,进口产品对品质要求更严格把关,而且还要经过海关的关检和商检以及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后,才可以在国内进行销售。而国内很多营养食品,几乎都集中在那几家营养食品代工企业(业内人士基本都知道)OEM生产,只需要工厂出厂前自检盖上合格章后就可以出厂销售。
资深or新进?
选择营养食品品牌合作前,建议经销商伙伴们了解一下这个品牌在营养食品行业的沉淀情况,是忽如一夜春风来还是十年如一初心在?
口碑or鼓吹?
近看到朋友圈里有些品牌鼓吹中科院销售(据我所知中科院是搞科研的吧),还有某品牌鼓吹2小时提升免疫,本人作为一名曾经医学专业毕业的从业人员,我不太理解这个产品的效果作用机理是怎么可以肯定为2小时见效的,是否有临床报告和实验数据给到消费者,还是为了快速获利而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诸如此类,不甚枚举......
我相信经销商伙伴们肯定知道,一个产品好的反馈其实是消费者的口碑。
专业or外行?
经常听到很多经销商伙伴在说,在同质化产品现象如此严重的现阶段,其实选品牌合作更多的不是看品牌而是选合作对象(人)。
品牌创始人是否是食品专业科班出身并且一直从事食品研发与品控,了解品牌所属企业的运营及服务团队是否专业,该品牌品质是否十年如一,需要认真评估后再作抉择;
许多因奶粉新政出局以及其他品类干不下去包括所谓跨界的外行人员,看到营养食品行业的风口,也蜂拥而上,诞生了很多自称品牌的短线套利中小杂牌产品,以利润和价格优势去快速撕开渠道一些口子,但既不懂专业也没有服务,超低价格和超高利润其实也就意味着后续服务会大打折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割韭菜”,那么,有多少伙伴会成为韭菜呢?
品牌运作or贴牌裸价?
品牌运作在基于品牌定位的前提下,需要做好产品端、服务端、营销端、渠道端四件事。品牌存在的意义在于为客户创造价值,以及将这些价值传播给有需要的人。那么,可以看看您考虑的品牌,有没有品牌传播\品牌建设\品牌服务这些作为品牌运作的基础必备动作。
长线稳定or短期暴利?
相信对于任何一位经销商伙伴来说,都不愿意同一个品类今年推一个品牌明年推一个品牌甚至一年去推多个品牌。为什么?因为门店在被您伤害后会不愿意跟您继续合作,因为门店推荐错了品牌给顾客会伤害顾客而导致顾客流失。因此,建议经销商伙伴选择有品控有专业有团队有稳定供应链的品牌长线战略合作。
长线稳定的品牌会有长线的品牌规划及落地执行方案,短期暴利的产品只会和你谈利润。
经销商伙伴们,请对号入座,您的营养食品品牌真的选对了吗?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