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孕婴童资讯中心 > 品牌 > 正文

元宵佳节|一口汤圆福瑞到 万家灯火闹元宵

2021-02-26 10:11   来源:中婴网   品牌:安亲安贝

  中|国|传|统|节|日

  元宵节

  元宵节的历史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上元佳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这也是中国古往今来的狂欢节。

  元宵佳节,举家团圆,而元宵这种食品又象征着阖家团圆正月十五吃吃元宵预示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元宵在北宋时期的开封城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并占据民俗文化的主角。将元宵放在沸汤里煮熟,这种简约的做法至今仍风靡大江南北,这是北宋人发明的一种吃法。

  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

  元宵的来源

  《岁时广记》十一引《岁时杂记﹒卖节食》:“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煮糯米丸,汤中拌入白砂糖,这就是北宋的元宵,从文献中可以看出还没有馅,宋代女词人朱淑贞笔下的“轻圆绝胜鸡头肉,滑腻偏宜蟹眼汤”,说的就是无馅元宵。

  这种无馅元宵,叫“实心圆子”。在烧开的汤锅里,撒进白糖,再下江米面煮熟,然后往锅里投以蜜枣、桂花,桂圆、藕丁等,很象一种小圆子羹。到了南宋时才有了糖心的“乳圆子”,其后馅料才有了甜、咸之分。“乳糖圆子”“圆子”等称谓都是指的元宵。

  宋代的元宵节,油䭔与圆子成为节日主打食品。元明以后,北方已很少有人提到油䭔这一名字。直至明朝永乐年间,人们才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但是元宵这一食品却诞生在宋朝的开封,从开封传播南北,不断发展丰满、多滋、多味儿、多彩。

图片

  元宵习俗

  1.猜灯谜:旧时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现在大家在街头若是猜中灯谜常常会有奖励。

  2.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动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

  3.扭秧歌:在我国北方地区。一般是舞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扇子、手帕或彩绸等起舞。有的地区将高跷、旱船、竹马灯、花鼓等歌舞形式俗称秧歌。

  4.放灯祈福:这种在元宵节放飞的灯,又叫“天灯”和“平安灯”。主要目的是为了祈祷一家幸福健康,人们会在天灯上写上美好祝愿,希望天灯上达天庭被神仙看到,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光明和希望。

图片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手机扫码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