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孕婴童资讯中心 > 行业 > 正文

“个性化营养”领跑新赛道,如何精准把控健康高端局?

2022-12-22 09:53   来源:植提桥

  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精进,大众对于营养的重视程度与热情只增不减。在健康产业较为发达的欧美国家,除了日常健身,补充膳食纤维等具有健康属性的习惯由来已久,近年来,甚至开始兴起一阵“个性化营养”的风潮。

  相对而言,大健康行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亚洲市场对于膳食补充剂等健康食品接受度和认知度并不高。究其原因,既有生活与饮食习惯不同的因素,也有消费者健康教育不足的因素。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对于人体这一“高精尖”仪器来说,个体之间的差异可谓是千差万别。因此,人体在摄入营养时也应当遵循千人千态的原则。在长达三年的新冠疫情期间,人们整体的健康意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此同时,对于定制膳食与补充剂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个性化营养”成为近年来的高频热词。

  那么,何为“个性化营养”?

  个性化营养,也称之为精准营养,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在精准医学支持下的一个严谨可靠的新兴研究领域。精准医学旨在改善疾病的个性化治疗,而精准营养则针对饮食摄入。两者都根据个人的独特特征(如DNA、种族、性别、健康史和生活习惯等)制定预防或治疗慢性病的干预措施。两者都旨在通过提供更准确和更有针对性的策略来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法。

  接下来,深入聊聊“个性化营养”这一概念,以及其又是如何领跑大健康市场?

  #01

  救命稻草or强心剂?

  基于近半个世纪的研究成果,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不但是身体没有疾病或虚弱,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然而,实际上中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仅占总人口数的15%,在剩余人群中15%的人处在疾病状态中,70%的人则处在“亚健康”状态中。

  简而言之,我国近7成的人通常没有器官、组织、功能上的病症和缺陷,但是自我感觉不适,疲劳乏力,反应迟钝、活力降低、适应力下降,经常处在焦虑、烦乱、无聊、无助的状态中,自觉活得很累。

  而人体的亚健康状态,往往是疾病的前兆,如何“治未病”成为越来越多人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当中,日常的工作与生活方式往往较难改变,因而改善饮食是人们自救路上最行之有效的努力方向。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有3亿人存在因营养结构失衡引起的营养不良问题。而当代人长期营养失衡的背后将引发诸多疾病问题,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

  对此,世卫组织指出,营养的摄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机体的生存期,营养不良是全世界范围内第一大死亡原因。

  从我国国情出发,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也指明,国民健康理念由“疾病治疗”转向“疾病预防”,“精准医学”的重点也将聚焦于“精准营养”。这意味着在未来,个性化营养将在全中国,甚至全人类在预防、减缓甚至治愈慢性疾病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个性化营养是一种为有益健康的饮食计划、商品和服务提出建议的技术。个性化营养产品成功的关键是将以科学为依据、数据驱动的建议与行为改变技术(如数字教练)相结合,并将品牌产品作为产品的核心。

  在未来几年,预计个性化营养市场将会持续扩大,而技术将继续在这一扩张中发挥重要作用。一些企业使用计算技术和人工智能来分析与生物系统有关的数据,例如基因调控网络和代谢途径,以提供个性化的食物推荐。

  同时,在新冠疫情流行期间,个性化营养市场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果。根据valuates reports相关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个性化营养市场规模为146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373亿美元,其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48%。

  在未来,势必有更多玩家利用个性化营养这一利器突围,甚至有望出现更多颠覆人们想象的新食品。

  #02

  个性化营养哪家强?

  从对个人生活方式因素和目标的问卷调查和分析,到测试DNA、唾液、血液等,个性化营养正在通过与各种科技与策略结合的方式来制定产品,以满足个人消费者的偏好和健康需求。

  近年来,个性化营养已不仅仅是一种趋势,而是演变成新兴的食品革命。

  现如今,个性化营养行业作为新型的细分赛道正孵化出大量的初创企业,它们凭借技术、服务等优势抢占传统大健康行业的市场份额。

编辑:李娜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手机扫码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