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孕婴童资讯中心 > 行业 > 正文

HMO,热!

2023-10-13 09:44   来源:母婴时代   作者:鑫宇

  当前社会对婴幼儿配方奶粉进行了深入的研发和分析,同时人们对母乳的认识也在逐渐加深。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母乳中已鉴定出含有200多种低聚糖,是母乳中特有的重要成分。

  其中HMO成分备受重视,多个品牌开始将HMO成分添加到其婴配粉产品中,并吸引消费者。而有关HMO征求意见也在不断推出,推进了这一市场的发展。随着两个HMO成分已经通过国家批注,有望为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市场带来新的竞争点和增长点。

  HMO产品越来越多?

  伴随着婴配粉行业竞争压力逐渐加大,一些细分产品领域由于仍然存在增长空间而吸引了企业持续布局,使得细分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部分乳企通过加快对新的细分市场的扩张力度,以求通过错位竞争冲出重围。除了品类细分之外,配方细分也成为当下婴幼儿配方奶粉发展的主旋律,而对营养元素创新是不少婴配粉品牌的目标。

  当前,营养元素HMO已经成为婴配粉中又一个非常受关注的营养成分,不少品牌都布局了HMO配方的产品,其中进口高端奶粉产品在不断提升HMO添加种类。例如,惠氏启赋、雀巢beba、爱他美奇迹蓝罐、皇家美素佳儿、美赞臣、雅培、HEROBABY白金等奶粉产品都添加了HMO成分。

  并且根据Future Market Insights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的数据指出,预计在2017年至2027年全球HMO市场复合增长率达14.6%,市场估值将超过7600万美元,而这一市场增长主要得益于婴幼儿营养品中HMO的应用日益增加。另外,根据跨境销售数据显示,HMO奶粉今年增长率高达360%。

  而HMO奶粉产品的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原因,其实主要是因为当前婴配粉产品已发展多年,产品之间同质化问题严重,而新兴营养元素的出现,为婴配粉产品市场注入了新血液,同时也是部分企业打造差异化产品的布局点,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品牌注意到这一点, 并对其进行产品布局。

  HMO已经批准如何应用

  早在2016年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CFSA)就HMOs中的主要成分2’-FL作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同时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但是由于征求意见时间较长,目前还是没有正式发布。于2021年10月21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了2'-岩藻糖基乳糖(合成法)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新品种征求意见的公告。

  此外,近年来某品牌发布了HMO检测团标;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启动《HMOs的科学共识》的组织起草工作等。由此可见当前国内与HMO相关的研究已有不少,并且相关的审批也在持续推进。

  而在今年10月7日,国内已经正式批准HMO中的2款成分可以添加在奶粉产品中,就在批准之后,市场上迅速出现了多个添加HMO成分婴配粉品牌,也有部分品牌推出4段HMO儿童奶粉产品,伴随着这些征求意见以及相关研究被确认,国内市场中HMO在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应用将会逐步扩大。

  此前尚未批准时,大多数企业是通过跨境购渠道引进的HMO奶粉,也有些是普通产品,通过不同的添加方式来实现。比如已经宣布推出HMO奶粉的某品牌,此前其产品宣传的是采用乳清滤出液来源的低聚糖,通过专利技术使配方中天然富集唾液酸化的HMO。

  此外,还有些企业则是宣称通过模拟HMO的形式实现成分添加,例如某品牌3段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在宣传页面标注小10倍“微”蛋白+实证模拟HMO母乳低聚糖等,伴随着HMO成分的正式批准,HMO婴配粉的身影也会相继出现。

  标准推进

  早在2014年,美国FDA正式批准母乳低聚糖2’-FL可应用于婴配粉产品中,在2015年也获得欧洲食品安全局批准,目前欧美已批准了7种HMOs可应用于婴配粉。亚太地区也跃跃欲试,多国(地区)监管机构先后对2'-FL安全性发布相关意见,已有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先后通过了2'-FL的监管许可,并陆续应用于婴幼儿食品之中。据不完全统计,自2016年以来含HMOs产品已在全球45个国家(地区)生产销售。

  并根据MarketWatch发布的HMO市场报告中显示,2018 年HMO全球市场规模为7882万美元,未来将保持15.3%的复合年增长率,2026年将达到2.388亿美元。其中北美地区作为HMOs市场主阵地,占全球份额的70%。

  此前,在中国婴配粉市场中,有3款HMOs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获受理但尚未批准,分别为为2'-岩藻糖基乳糖、6’-唾液酸乳糖钠盐、3’-唾液酸乳糖钠盐 。为了推进这类成分的合法使用,前不久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还发布了《母乳低聚糖(HMOs)的科学共识》。

  并且当前国内乳企也在加大对HMO的研究。在2020年12月,伊利与荷兰奈梅亨大学医学中心唐德斯大脑认知研究所(Donders Institute)合作,发表了关于母乳低聚糖对认知和行为影响的综述文章,这是中国乳企发布HMO在大脑认知功效领域的权威SCI论文。

  伴随着市场的不断推动,近日,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显示,HMO有2款成份获得批准可以添加,分别是:2’-岩藻糖基乳糖的4个产品,乳糖-N-新四糖。

  虽然曾经国内对于婴配粉中HMO的添加应用主要受限于政策和法规,在当时的相比之下,国外对婴配粉中添加HMO的政策更为完善。伴随着政策推进,国内婴配粉产品的营养搭配也会越来越丰富和完善。

  HMO已经有国内企业开始生产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制备HMO方法大致有天然提取、化学合成以及生物合成。天然提取就是从母乳直接提取,但是这种方法既费时又可能引起伦理问题,而且由于人乳中存在大量不同的寡糖结构,获得足够量的单一化合物用于生理研究有些不切实际,无法满足HMO作为商业食品添加剂进行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HMO也可以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生产,这种方法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需要进行基团的高度官能化,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而且引入的外源基团还有可能产生毒性,总得来说规模化生产困难,不具生产效益。

  化学-酶合成HMO也是一种获得方式,这种方法由于酶的高效催化性,使其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但同样面临着引入外源化学基团可能产生毒性的风险,而且可能会遇到修饰酶的区域选择性或立体选择性的损失,使产物产率降低的情况。

  此外,HMO还可以利用基因工程微生物代谢发酵产生,一般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重组大肠杆菌使其具有产生HMO的各种酶,再给它提供原料和底物(乳糖和葡萄糖等),通过多种合成代谢途径产生HMO。利用基因重组微生物生产的HMOs化学结构明确,可定性、定量检测;发酵完成后重组菌株完全被灭活,不会有残留,安全性有保证。且由于微生物的强大繁殖能力,利用基因工程微生物生产HMOs是目前比较有希望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降低产品成本,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

  当前,国际市场中HMO生产企业有很多,而此前全球HMO产业化公司基本在国外,但是目前国内也已经有企业建立了HMO产业化,设计产能每年300吨,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并且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国外技术,一些企业实现了国内HMO的工业化生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产能。

  而随着对婴配粉的各种营养成分的关注度提高,当前HMO产品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但是国内HMO产业还面临一些挑战,主要是市场竞争激烈,需要企业在技术、品质和服务等方面持续创新提高。目前虽然国内HMO产业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需加强技术研究,创新和市场开拓,加大产业链投资和布局,进一步推动产业的发展。

  给婴配粉行业配方带来新竞争力

  在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中,对于产品来说配方是十分重要的,而今年以来,行业、企业对于产品配方中HMO的关注度高涨,然而伴随着标准的正式批准,HMO婴配粉市场如何,添加是否有难度,除了头部企业外,批准后会不会成为企业争相使用的成分,也比较值得关注。

  当前HMO作为婴配粉中的新兴的营养元素,HMO的加入无疑为整个婴配粉行业带来了新的竞争活力,获得批准之后,HMO或将会成为部分品牌布局差异化、高端化的选择之一。

  但是当前HMO奶粉还需要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是产品生产成本,因为这类成分的制备较为复杂,所以导致HMO奶粉价格较高。而另一方面是市场认可度,目前仍有不少消费者对于HMO奶粉的认知并不高,并且对效果也保持怀疑态度,认为其仅仅是一种营销手段。

  总体而言,HMO奶粉作为婴配粉行业的一种创新产品,毫无疑问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但目前还需要企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同时通过科学的宣传和市场教育,增加消费者对HMO奶粉的认知和接受度。

  认知&浅评:伴随着婴配粉市场多年发展起来,奶粉的配方一直朝着更为营养的方向优化升级,从一开始的基础配方到后来逐渐细化到营养成分和比例,虽然目前国内品牌中HMO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还不多,但随着逐渐证明HMO的安全性和规范等,婴幼儿配方奶粉也将会通过HMO的使用,助推整个HMO奶粉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当前社会消费知识的水平提高,新时代父母更愿意为孩子投入资金,大家对婴幼儿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当前在婴幼儿奶粉产品市场,更具科学性成分的奶粉吸引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成为当前市场的新热点。

编辑:王珂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手机扫码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