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孕婴童资讯中心 > 热点 > 正文

社交能力和肠道有关?PNAS揭示:社恐可能是「肠道菌群」在作怪!

2024-03-01 09:24   来源:新营养

  在社交如此便利的今天,一句“我社恐”,成了年轻人最好的挡箭牌。

  近两年,“社恐”这个词频频走进公众视野,据调查显示,微博上与“社恐”相关的话题已达数百个,如“社恐人群的噩梦”“社恐对人的影响有多大”“社恐为何成为年轻人的流行病”等,其中不少话题的讨论热度过亿......以“社恐”标榜自我而袒露一种社交态度,成为风靡全网的高热度网络流行语,并成为一种身份标签。

图片

  01

  真正的社交恐惧症:一个被忽视的社会现象

  在这个社交形式多样的年代,有人拿着“社恐”进行自我调侃,而有人却真的有“社恐症”。

  实际上,“社恐”是一种心理问题,全称为“社交焦虑障碍(SAD)”,是指人们对社交场合特别焦虑或者惧怕的精神行为状态。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的定义,社恐是一种过分的境遇性害怕,即个体在公开表演场合和社交场合下担心被人审视,害怕自己会出丑和行为窘迫。一般在青春期发作,且无法抑制,会严重影响一个人自信心、人际关系以及工作或学校生活。

图片

  图源:后浪研究所《2023年轻人社恐报告》

  现代社会虽不至于“人人皆社恐”,但“社恐”现象确实值得更多关注。

  据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天有数百万人遭受“社恐”带来的破坏和创伤性。美国流行病学研究已经将社交焦虑症列为国内第三大心理障碍,仅次于抑郁症和酗酒。

  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联合对4000多名18-35岁年轻人调研发现,40.2%的人表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症。同时,调查还发现,在自认为社恐的人群中,有34.3%表示社交障碍给自己的生活造成影响,14.2%表示影响非常大。

  刊载于南大核心《人民论坛》的论文《当代年轻人社交恐惧的成因与纾解》指出,有“社交恐惧症”的人达到一定的数量,能在群体性层面上导致隐患,更进一步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乃至社会危机,从而导致所谓的“社恐”困局。“社恐”困局不仅仅指向个人,而是有社群乃至社会层面的意义。

  02

  PNAS:克服“社恐”或可从肠道菌群入手

  经过了多年研究,SAD的发病机制仍未阐明,目前尚不能彻底治愈。近年来,肠道微生物因其通过脑-肠轴调控大脑功能和精神行为方面的生理作用,尤其是与社会功能相关的调节能力,被认为在SAD发生和进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靶向肠道菌群或脑肠轴相关通路也成为SAD领域中研究的热点之一。

  近日,来自爱尔兰科克大学的John F. Cryan、Nathaniel L. Ritz和Marta Brocka等人,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的临床研究,发现接受了社交焦虑症微生物群的小鼠表现出特定的对社交恐惧的高度敏感,而其他经过测试的行为并不受影响,这提示肠道菌群或是克服SAD的潜在靶点[1]。

图片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项转化研究,将健康人群(HC)组和社交焦虑障碍(SAD)人群组的粪便加以厌氧处理和低温储存,随后使用粪菌移植疗法(FMT)移植到小鼠体内,分析了肠道菌群构成的变化,并测试了小鼠的社交恐惧指数、社交能力、社交认知、压力应对行为以及胃肠道功能。

  研究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AD人群的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不同;将SAD菌群移植到小鼠后,虽然小鼠在一系列旨在评估抑郁和一般焦虑样行为的测试中表现正常,但它们对社交恐惧具有特定的高度敏感性,即表现出社交焦虑症问题;研究还发现,SAD粪便微生物会导致小鼠体内多项免疫指标异常,包括皮质醇降低、IL-17A表达下降、记忆T淋巴细胞减少等;基因表达数据还显示,SAD菌群移植使小鼠相关脑区出现神经炎症反应减弱和血脑屏障完整性下降;此外,SAD菌群移植到小鼠后,纹状体末端床核中神经元催产素的减少以及杏仁核内侧和额前皮质中催产素相关基因的表达,都与社交恐惧的增加有关。

图片

  图:社交焦虑症(SAD)的人类肠道微生物群可在小鼠中促进社交恐惧行为,但不会改变其他一般的社交行为

  研究结果表明,相关的微生物可能通过影响免疫和神经系统导致小鼠社交恐惧行为增加。研究团队表示,此项新成果证明社恐人群的肠道微生物组对其社交焦虑反应加剧过程有因果性的作用,也为克服“社恐”提供了新途径。

  03

  正确面对社恐:走出“社恐”孤岛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终于不用再目断鳞鸿,社交效率也前所未有的高。在这个时代里,和人打交道变成了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社恐开始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虽然很多人并非真正的“社交恐惧症”,但面对现代社会复杂多样的人际关系,依然有很多人因为社交而感到痛苦,对社交有恐惧、焦虑心理。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认为人际关系是影响幸福的因素之一。人总是活在关系中,需要与人连接,需要被关系滋养。社交恐惧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永远无法改变,应该正确认识面对社恐、调整认知偏差、打破“社恐”循环、从小事做起建立社交自信!


  参考文献:

  [1]Edited by Tomas Hökfelt, Karolinska Institutet, et al. Social anxiety disorder-associated gut microbiota increases social fear. PNAS. Vol. 121(1).

 

编辑:李娜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手机扫码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