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孕婴童资讯中心 > 行业 > 正文

"她经济"全面崛起:从三八节消费看女性经济新势力

2025-03-11 09:40   来源:艾媒咨询

  近期,为迎接“三八”国际妇女节,各地文旅、演出、电影等领域纷纷推出特色活动,以“她经济”为着力点,带动经济发展。在业界,“她经济”是指在女性群体社会经济地位不断提升的趋势下,围绕女性理财、消费而形成的经济现象。女性消费市场之大,已达到了万亿级别,从美妆到母婴,从科技到汽车,从个人成长到情感事业,女性用户的需求正在重塑世界。

  为客观反映当前消费者状况及消费需求,艾媒智库(data.iimedia.cn)联合草莓派网民行为调查与计算分析系统(survey.iimedia.cn),开展主题为“中国三八妇女节消费行为及营销看法调研数据”的全国随机抽样调查,以更好帮助人们了解女性消费群体、消费意愿和市场趋势。

  “她经济”的崛起与影响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对三八妇女节的看法调研中,61.86%的消费者认为这是对女性很重要的节日,体现了对女性的尊重。同时,49.64%的消费者选择在节日当天享受来自社会的关怀,可以休假;49.49%的消费者认为节日会进行很多促销活动,是购物的好时期。这些数据无疑彰显了“她经济”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显著作用。

图片

  一方面,“她经济”拓展了新的市场和消费领域。女性消费群体的崛起为商家提供了更多的商机,刺激了产品、消费以及服务的创新。例如,围绕着女性的爱好、兴趣、审美来开发的书籍、电影、动漫、游戏等文化产品,不仅能够引起女性的共鸣,还融入了女性元素,满足女性消费者和玩家的需求。特别是近年来,女性向的游戏在游戏圈中异军突起,大受欢迎,为游戏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除此之外,不少品牌会以三八妇女节为营销节点,推出多样化且富有创意的促销活动。例如,京东、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在“三八”妇女节期间,不仅推出优惠互动,还在玩法上推陈出新,为消费者带来全新购物体验。线下商家也积极参与,不少商场通过美妆、服饰、黄金珠宝等品类的促销活动,吸引女性消费者,美妆、服饰、黄金珠宝成为热销品类。这些活动不仅为女性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还通过丰富的互动体验,增强了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联系。

图片

  (图片来源:淘宝38活动页面、微信搜索端)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对三八妇女节营销手段的接受度调研中,49.64%的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节日活动营销,37.85%的消费者偏好体验营销,网络推广营销也受到35.08%消费者的关注,32.61%消费者会选择搜索引擎营销,31.30%消费者会选择电视广告营销。消费者对三八妇女节营销手段的接受度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商家在制定营销策略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升营销效果。

图片

  艾媒数据全景扫描:2025年女性消费行为洞察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三八妇女节促销活动的类型调研中,52.46%消费者会选择美妆个护,44.08%消费者会选择服饰鞋帽,43.72%消费者会选择日常用品,41.89%消费者会选择美食生鲜,37.16%消费者会选择箱包配饰。

图片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三八妇女节促销活动的了解渠道呈现多样化趋势,60.29%的消费者选择通过内容分享平台(如小红书、微博等)了解促销活动,54.46%的消费者选择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等),44.99%消费者会选择视频分享平台(哔哩哔哩等),44.44%消费者会选择生活服务平台(饿了么、美团等),25.50%消费者会选择朋友/同学/家人推荐。

图片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三八妇女节计划购物品类调研中,46.00%消费者会选择美食生鲜,43.23%消费者会选择箱包配饰,40.47%消费者会选择服饰鞋帽,40.17%消费者会选择日常用品,32.17%消费者会选择数码家电。

图片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喜欢的三八妇女节促销方式调研中,61.57%消费者会选择打折,57.06%消费者会选择满减优惠券,41.92%消费者会选择团购,29.84%消费者会选择送赠品,27.07%消费者会选择积分换购。

图片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三八妇女节收礼偏好调研中,29.26%消费者会选择微信红包/转账/现金,23.87%消费者会选择化妆品/护肤品,22.42%消费者会选择鲜花,19.94%消费者会选择鞋服/包包,19.07%消费者会选择巧克力礼盒。

图片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三八妇女节的庆祝计划调研中,47.79%消费者会选择外出就餐,45.20%消费者会选择参加3·8节主题活动(游乐场等),42.25%消费者会选择看电影,39.85%消费者会选择逛街,30.26%消费者会选择看演唱会/livehouse。

图片

  女性营销本身就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品牌需要意识到,与其用“粉红”“女神”这类标签化话术进行表面包装,不如通过数据深入了解她们的真实需求。现代女性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她们不仅关注产品的功能属性,更注重情感共鸣、个性化体验,以及品牌所传递的价值观。

  “她经济”在多个领域的消费潜力

  除了文娱、旅游等领域外,“她经济”在化妆品、香水香氛、美容抗衰、饰品、洗护、鲜花、母婴、婚庆、情趣用品、健康养生、教育培训、职场文化,以及兴趣爱好等多个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

  在化妆抗衰美容方面,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为5458.0亿元,同比增长5.6%,2025年有望增至5791.0亿元。超六成中国消费者在26-35岁的年龄段开始关注抗衰老信息。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抗衰理念的持续渗透,消费者护肤的需求逐渐增长,国内化妆品消费持续攀升,未来中国化妆品行业将会迎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图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女性地位的提升,女性消费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这一趋势不仅改变了传统市场的格局,也为情趣用品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最为偏好的情趣用品类型有情趣服饰/内衣和女用器具,占比分别为39.5%和38.9%。各大品牌开始重视女性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从外观设计到使用体验都进行了全方位的升级。独立女性专属产品线的推出获得了市场的热烈反响,针对不同年龄段女性的细分产品更是填补了市场的空白。一些新锐品牌甚至开始与知名设计师合作,将艺术设计理念融入产品开发,创造出兼具美感和实用性的情趣用品。这一变化不仅折射出当代女性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显著提升,也带动了产品设计理念的革新和市场的进一步细分。

图片

  在教育培训领域,女性对自我提升和终身学习的热情日益高涨。无论是职业技能培训、兴趣爱好课程还是文化素养提升,女性都愿意投入时间和金钱来充实自己。因此,教育培训机构需要针对女性的需求,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和服务。

  在职场文化方面,随着女性在职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职场文化也逐渐向着更加包容、平等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职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同时也促进了职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此外,女性的兴趣爱好也是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手工艺、绘画、音乐,还是旅游、摄影等,女性都有着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因此,相关企业和商家需要密切关注女性的兴趣爱好变化,提供符合她们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粉红税现象依旧难避

  需持续努力寻求改变

  近年来,一个反常的商业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特斯拉、小米SU7等原本以男性为主导的汽车产品,却出乎意料地在女性群体中收获了大量口碑和好评。结合2024年卫生巾行业集体塌房事件,重新引发人们对于在消费领域的“粉红税”问题的关注。

图片

  (图片来源:微博)

  “粉红税”一词是对基于性别不平等相关表现的总体描述,主要包括性别工资差距、基于性别的消费品或服务定价差异、由性别相关的人身安全考虑而产生的额外费用、负责照顾人或家庭所承担的不平等的时间负担,及现代衍生出来的月经产品的销售税。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超八成消费者表示了解过粉红税,这一现象在消费市场中颇为普遍。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3.8节购物活动期间感受调研中,70.31%的消费者表示,节日礼品增加“女神限定”等特殊包装后开始涨价;50.51%的消费者认为某些缤纷色系商品价格高于同款纯色商品;30.86%的消费者认为,某些相同功能的女性向商品价格高于男性向商品;15.87%消费者认为价格相同,女性套餐比男性套餐分量少。

图片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消费者对“粉红税”的看法调研中,有56.19%的消费者表示这很正常,认为是商家的销售手段;而26.78%的消费者则表示很反感,认为这是性别税和价格歧视。

图片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中国易出现“粉红税”的商品类型调研中,43.96%消费者会选择美妆个护,37.12%消费者会选择服饰鞋帽,34.35%消费者会选择箱包配饰,28.97%消费者会选择日常用品,27.22%消费者会选择母婴玩具。

图片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对于“粉红税”出现的原因有着多样的看法。其中,43.09%的消费者认为原因在于价格分化,商家为了吸引女性消费者,会增加包装设计从而提高商品价格;40.17%的消费者指出存在商品壁垒,部分商品作为女性必需品,无论价格如何消费者都必须购买;39.59%的消费者认为是心理因素在作祟,大众普遍认为一分钱一分货,价格高的商品质量会更好;39.01%的消费者则指出存在价格歧视,商家认为女性对价格不敏感,因此愿意设定高价;另外,33.19%的消费者认为版权因素也是一个原因,他们愿意在购买时花高价来支持标有原创的商品。

图片

  “她经济”前景广阔,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和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她经济”将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我们期待在未来看到更多围绕女性需求而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出现,共同推动“她经济”的繁荣发展。

编辑:王珂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手机扫码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