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值得深思的六个问题
我要咨询
T T
2008年11月07日 10:04 来源:博锐管理在线每日特价商品:
每日特价商品,不是每日负毛利商品。特价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消费者,能每日翻阅商品目录,并巧妙的将每日特价编辑到刊物的每页上角,是希望与当页的商品做以合理推荐。如果以前的接线客服只是满足顾客需要的按顾客的需求下订单,那么每日特价的成功之处,就是实现了客服人员的合理推荐,增加了销售量。
以上只是两个常见的促销活动,但基本在不损失利益和打乱价格体系的前提下,实现了对消费者的吸引。花样翻新、名目繁多的促销活动基本难不倒策划人员,但必须考虑的是,各种促销活动是否能够得到公司管理软件的支持。
二、订单保障系统:
今年3月起,全国的奶粉涨价,货源紧张。消费者全部是整箱的订货,谁有货源就有消费者追随。当时的订单量突起,随之而来的物流系统紧密配合,增加人员,扩充站点。可到了6月以后,奶源充足,消费者提前消费的充足储备却使订单量急剧下滑。如何保证每日订单数量,以满足相应的物流配送力量呢?
孕婴行业的朋友和我探讨,“如何能够实现每日订单维持在企业的理想状态,与商品库存和物流系统相匹配的一个标准呢?”。
B2C行业的核心就是数据库,可很多企业却没有真正发挥数据库的价值。
笔者仔细了解后,建议市场部抽调出一个人,专做数据分析归类,建成一个“订单保障系统”。
临时的短信促销,是很多业界都已经采用的促销方法,因为有会员档案,短信成本又低,所以都采用宁可错发一千不错过一个的大撒网原则,一出手都是几万条。
我深入的了解过一些,一次比较成功的短信促销活动,发出3万条短信,当日的因短信促销商品而增加的订单数量会在200—400个订单,时效时间一般持续在3天,但订单会逐渐下降,总计的关注人数不超过1000人次。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大概的得出的结论就是,短信促销的的却可以临时提高订单销量,但三万条短信,真正引起关注的只有一千人,占比只有3.33%。一百个会员中,至少有九十六个是商品需求不对称的。浪费短信费用是小,可我们的会员经常收到一些和自己需求不相关的短信内容,久而久之,这样的短信就真的成为垃圾短信了,对企业形象没有丝毫益处。
利用短信促销的及时性,实现精准的会员数据分析,靶向发布促销信息,即低成本,又可以短期提高订单量,订单保障系统由此而生。
如:在软件系统中调出3—5个月以前所有,买过某品牌奶粉一段的用户,并只针对这些用户发此品牌奶粉二段的促销信息,做精准的短信促销。
数据细分可以按照年龄段,和购物品牌等做纵深分类。发短信的前提还要有一份准确的每日订单走势分析表,清晰的掌握每日订单在一天的不同时间的合理数额,作为对比。建议做到每隔一个小时,就有监测数据。
三、主动外呼系统:
做零售贸易行业,经常受外界某种信息所影响,如某产品近期要涨价等,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单品库存堆积。
前不久,一次喝茶闲聊,一个朋友对我说“手上有一批雅士利奶粉,想想办法着急处理”。我笑到,谁有可能买你的雅士利奶粉?他漠然的摇头,曾经吃过、或正在吃雅士利的消费者才有可能买你的奶粉呀,根据你的会员数据,主动外呼!
几天后朋友电话告诉我,他针对以前数据库中的雅士利会员,开展电话外呼,只是做了点买增促销,库存基本处理掉了。原本几个月的产品,因为有针对性的主动外呼,结果几天就销售完毕。值得深思的是,大家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数据库价值的。很多人是捧着金饭碗,在满脸沮丧的沿街讨饭呀。
营销界讲,谁离消费者口袋近,谁就有话语权。可在大家深耕渠道的时候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拥有的资源的真正价值。每天几百上次的送货上门,就算帮助某个产品发个单页,也是可以为企业创造利润的。
细微管理出效益
商品价格透明化的今天,采购优势越来越不明显,提高服务,控制成本,降低损耗就是创造利润。
提高服务就是创造价值:
目前孕婴行业新会员来源渠道大致有,会员的口碑转介绍占60%,目录刊在医院渠道的会员收集占15—20%,网站来源10—15%,其他10%左右。一个会员的平均购物周期为14天。
一个高质量的会员每年的消费金额大概在8000元左右。
由此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孕婴行业这个特殊消费群体是一个极易形成口碑传播的。狠抓服务质量,鼓励转介绍,用服务留住消费者,就是在创造经济价值。
保证货源,也是降低损失的一个重要标准:
笔者曾错略的计算过,以每天有50个顾客,因缺货而流失,如果以每单250元计算,一年内造成的直接销售损失450多万。如形成一定的口碑恶意传播,间接损失不可估量。有人传闻,新浪育儿在北京的失败,缺货是主要原因之一。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管理疏漏造成的经济损失,都直接的吞噬着企业的纯利润。规范仓储和物流流程,降低损耗,库存合理化都是在管理上出效益。
稳定的核心管理团队:
2008年7月,好孩子公司已经出现了销售高管的离职潮,《劳动争议申诉书》索赔1170余万元事件。再次暴露出企业人才管理的弊端。
网络关于此事件众说纷纭。虽说我未曾与宋董相识,但好孩子童车的业绩是没有人能否认的。在本人看来,所有的分歧可能起始于文化背景和创业者与职业经理人的心态不同。
如何管理人才笔者不多加评论,但便于管理是必须有清晰的组织构架做支持。即要有宏观掌握发展方向的舵手,也必须要有严格执行的激情创业团队。
孕婴行业是个有无限潜力的朝阳行业,已经成为风险投资淘金的乐土。资本市场的介入,已经大大加速了行业的发展步伐。
站在战略角度来讲,积极的圈地扩张以成为一些资金雄厚企业的策略。红孩子、乐友、丽家的掠地步伐已经开始。先上市募集到资金的企业定会发起新一轮的行业绞杀之争,在未来的特定时期,残酷的市场竞争一定会更加剧烈,必将毫不留情的将一些小企业挤死或选择有收购价值的企业吞并。留给好孩子的时间机会,已经不多。
资金吹大的企业,也只是泡沫巨人。在企业对外扩张的同时,忽视企业的内部管理,忽视经济利益也必将被淘汰。细抓内部管理,强化经营也十分重要。
我更希望看到有好孩子孕婴购物平台,也取得在童车领域的成绩。
祝福好孩子!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