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婴童产业如何与国际接轨
《瞭望东方周刊》:产业集群主要的作用是什么?
谢宏:先就是研发,为了强化这个功能,我们已经在杭州建了国际妇幼婴童产业发展大厦,这个大厦先是一个研发功能。
第二个是生产,我们计划做国际婴童产业园,这个政府已经纳入规划。贝因美一个6万吨的配方奶粉项目作为先导产业,今年已经建设,里面还会包括一个小的产业运营中心。
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婴博会,是一个产品展示和交易平台,也是一个行业的风向标和交易平台。这个也是国际惯例。贝因美对自己早的经销商、加盟商、渠道商开放,放到这个婴博会上,大家渠道资源共享。
现在国际上很多人来,都是先找婴童行业协会对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是我们的业务主管,放开之后,在博览会后也要组建一个专家组,来我们这里做产业发展规划。以前行业协会也做过中国婴童产业发展规划,但只是区域协会的,现在的业务主管部门来评审、评估完成之后,还准备给我们命名,就是“婴童产业之都”。这是一个官方认可的程序。
另外一个就是走行业协会,做行业规范。我们的个成果“婴童店的商品质量管理要求”,已经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为行业标准了。
《瞭望东方周刊》:你所在的杭州婴童协会一直在倡导将杭州打造成为婴童之都,为什么?
谢宏:杭州有多张名片,比如“休闲之都”、“动漫之都”等等,打造“婴童之都”与杭州目前的城市定位是契合的,对于拉动内需、产业升级也都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
杭州在婴童行业具备一定的产业优势。杭州的婴童食品、云和的木制玩具、湖州织里的童装、平湖的童车、台州的哺育用品等,已经形成一定程度和一定规模的婴童产业集聚。
目前,除了前面提到的“国际婴童产业园”、“婴博会”,婴童协会正在杭州市的支持下,建设“杭州国际婴童游乐城”,并以此为核心平台,推动四大优势关联产业——文教、动漫、旅游、婴童产业整合发展。
国内标准体系不完善
《瞭望东方周刊》:安全问题仍然是大家比较担心的,在企业层面之外,是否也让我们认识到体制、产业方面的缺陷?
谢宏:安全其实是标准问题。要承认的是,先,国内的标准体系并不完善,国内现在已经有了3C强制认证,但标准总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国外的安全标准体系,都是一个不断发现新问题、再不断完善的过程。就像很多年前,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添加剂,食品里加了抗生素,还觉得是好事。
发展思路上,我个人认为是要国际化。贝因美的成功就是本土国际化的案例,从1992年生产米粉开始,产品标准就是用国际的,现在我的工厂全部是全球先进的,否则中国制造是没有出路的,这个行业更加要优先升级,特别是安全标准。
中国玩具的标准体系规范要花很大力气。我们行业协会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抓这个。另外,任何一个产业都要把握发展的良好时机,按照产业发展规律来做。
从根本上看,我个人认为整个婴童产业,应该上升到婴童事业来做。这是一个伟大的事业,因为是子孙后代的事情。
《瞭望东方周刊》:企业可以从哪些方面把握这个黄金发展时期?
谢宏:贝因美就正在做一个综合运营商。比如,我们在宜昌建的基地,既有纵向发展我们自己的渠道,又有横向和其他用品、服装品牌协作的概念。因为我们的目标顾客一致,就可以共享资源,提高运营效率。
另外,我们收购了韩国一个“丽儿宝”的童装品牌,打算在中国制造,再利用这个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在全球行销。
我们还和一些相关的玩具厂商搞了个策略联盟,其实就是ODM+OEM的模式,就是共同设计、厂家生产和厂家设计并生产的模式。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