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能一统中国水市场 何伯权被迫辞职
11月23日,下午五点钟,正是下班时间。在广州国贸中心乐百氏总部,乐百氏总裁何伯权向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宣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他和杨杰强、王广、李宝磊、彭艳芬等五位创业者集体辞职。即将接任乐百氏总裁一职的是达能中国区总裁秦鹏。秦鹏此前未在乐百氏任职,对于乐百氏大多数员工来说,是个新面孔。
据透露,达能为何伯权提供了达能中国区副总裁、达能中国区发展经理等职务,但何伯权只接受了乐百氏公司特别顾问一职。
记者火速与乐百氏集团培训部总监叶远飞、文化中心经理陈华取得了联系。叶远飞和陈华是提前一天知道这个消息的,他们被告知,可以准备一些材料提供给对这件事情感兴趣的媒体。
在总裁的位置上,何伯权将以这种方式对乐百氏做后一次贡献。
12年来,何伯权的名字一直与乐百氏紧密相连,1989年租用乐百氏商标创业,1992年北大征名组建今日集团,1994年以千万元购买马俊仁“生命核能”配方并于同年拍卖产品经销权,1997年收购广州乐百氏,由商标租用者变为拥有者,1999年入选哈佛大学教学案例,同年今日集团更名为乐百氏集团,2000年3月与法国达能合资。乐百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品牌发展成为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的中国驰名商标。
今年春天,在一个研讨会上,记者曾和乐百氏集团营销总部总经理杨杰强有过一番交谈。杨是乐百氏二号人物,此次集体辞职者之一。杨杰强当时对记者说,达能是一个很开明的公司,从不介入乐百氏的经营管理,乐百氏和达能合资后品牌没有变、管理人员没有变。如今看来,这样的变故的确是在年轻有为的杨杰强意料之外的。
法国达能打理中国水市场
法国达能集团是欧洲第三大食品集团。近10年来,达能开始进入亚洲、拉美等市场,特别是在中国市场展开了一系列“收购行动”。1987年成立广州达能酸奶公司,1992年成立上海达能饼干公司,1996年一举收购了豪门啤酒63.2%的股权、武汉东西湖啤酒54.2%的股权和娃哈哈公司41%的股权,1998年收购深圳益力食品公司54.2%股权。2000年3月,达能收购乐百氏50%的股权。同年12月,达能参股上海光明乳业(600597,股吧),持有光明乳业5%股权。几乎在同时,达能公司再次出手,收购梅林正广和饮用水有限公司50%股份和正广和网上购物公司10%股份。
达能控股或参股的公司,多是行业内的企业。娃哈哈、乐百氏在水市场呼风唤雨,梅林正广和桶装水和配送网络在上海占优势,光明在国内乳业是龙头老大。
对于达能来说,一系列收购行动已经完成了其在中国水市场的布局。如今达能在中国瓶装水、桶装水市场上都已经成了当之无愧的老大。
在中国水市场上,非碳酸型饮料的两大品牌——乐百氏、娃哈哈,一直是你争我夺。自从两家先后纳入法国达能公司帐下,两个品牌之争看起来更象同门兄弟之争。
达能迫切需要进行中国业务的重组。一方面乐百氏和娃哈哈的产品线重合,另一方面乐百氏几年来的销售额一直在20亿元左右徘徊,而娃哈哈今年的销售额已经有望突破60亿元大关。何伯权失去了后讨价还价的筹码。
中国加入WTO后,这种体现资本意志的企业高层人士变动会越来越频繁。并购将带来真正意义上的重组。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外国企业初进入中国时,还对市场有相当的依赖性,市场当时是中方手中重要的筹码。今天,当外国公司已把“三资”的滋味尝尽,“以市场换技术换资金”的道路渐渐走到了尽头。现阶段,外国资本更愿意寻找国内的成功企业——购买或建立。尽管中国企业家在这种变化之中,要付出感情上和心智上的诸多代价,但是正如何伯权所说的那样“这是中国加入WTO之后我们上的课”。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