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出口产品召回仍以玩具和机电类产品为主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4日讯(梁梦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品出口保持高度的增长态势,但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问题仍不绝于耳。对此,国家质检总局检验监管司司长王新在做客"中经在线访谈"时表示,我国出口工业产品的总体质量状况有了长足进步,但由于种种问题当前出口产品质量问题还是不少。在召回的出口产品中仍以玩具类产品和机电类产品为主。
中国产品质量总体是好的。30年来,中国产品出口能够保持高度的增长,本身就说明了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是被广大贸易伙伴和消费者接受的和深受喜爱的。当然,不能否认,虽然我国出口工业产品的总体质量状况有了长足进步,但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质量水平还需不断提高。尤其由于各国质量安全标准的差异、国外品牌商设计问题、国外进口商责任问题和国内一些生产商问题,当前出口产品质量问题还是不少的。
王新具体介绍说,"比如今年上半年,欧盟通报召回我国产品613起,其中以玩具类产品和机电类产品为主,分别为248起、111起。按照通报原因进行分析,窒息、外伤、化学危险、电击、邻苯二甲酸盐伤害较为普遍,占总通报次数的比例分别为33.8%、17.3%、15.2%、14.2%和12.2%。今年上半年,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通报召回我国产品93起,其中以玩具类产品和机电类产品为主,分别为62起、23起。"
王新表示虽然这些召回数字,和我国出口量相比的比例是逐年下降的,甚至召回的相对比例比其他发达国家还要低。但是,"对任何安全质量问题,我们都会认真分析其原因,从各方面努力加以改进。"
目前,质检总局在产品质量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但媒体对质量问题的报道似乎有增无减,王新认为有四点原因可以解释这一情况。"一是个别企业受利益驱动,不按标准生产,不注意质量安全,唯利是图,不顾消费者的健康安全,这也带来了一些质量问题。二是有许多由于各国质量安全标准的差异、国外品牌商设计问题、国外进口商责任问题等引起的质量问题。三是欧盟、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或地区陆续发布并实施了更加苛刻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导致我出口商品因不符合这些苛刻的技术壁垒要求而被不断通报召回。四是随着科技进步,许多原来我们发现不了的问题现在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比如说很多原来我们认为可以使用的物质,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它给人体安全健康带来的危害慢慢浮出水面,那么这就成为需要我们处理的新的质量问题。"
后,王新对出口企业提出了几点建议:先商品出口前,必须对国外目标市场有充分的了解;其次,出口产品除满足进口商的要求外,还必须符合进口国技术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另外,不能因为价格低,就降低商品的质量。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