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纺织借道科技时尚向高端转型
蝶变之三:加速培育时尚产业
为整合业内时尚资源,拓展时尚产业发展空间,集团组建了时尚产业发展公司。上海纺织时尚教育大楼项目经上海市发改委核准,已于今年正式开工建设,为公司的时尚产业注入了活力。公司积极融入现代服务业的大潮,实施时尚产业发展战略。公司拥有一批设计大师工作室和签约设计师,打造了时尚街、LOFT时尚生活园区等一大批“时尚创意园”,其中M50艺术创意园区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上海城市的“时尚新地标”。
公司还积极承办由上海市政府主办的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和上海时装周,迄今已分别成功举办了16届和7届,“一节一周”已成为上海城市文化中的一张靓丽名片;上海国际纺机工业展已成功举办了12届,成为上海重量级的国际展会之一。上海纺织时尚产业的大手笔,号称“亚洲大秀场”和亚洲规模大时尚中心的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于上海世博会开幕之际在黄浦江边的百年老厂——原上海十七棉总厂厂区正式建成,成为世博会期间展示上海之美和中国之美的标志性工程,为上海世博会添上了华彩音符。
蝶变之四:强化科技支撑
上海纺织始终把科技作为高端纺织的重要支撑,着力打造上海纺织的“中央研究院”——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努力建设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重点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项目。去年,公司进一步加大构筑科技创新体系的力度,投巨资新建上海纺织时尚科技研发的公共服务平台。目前投资1亿多元在东纺谷创意园一幢20层、2.7万平方米的纺织科研综合大楼已经竣工,形成以科研、信息、设计、检测、工程、试验为一体的紧密型科研结构,将有力地提升上海纺织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水平,成为“科技纺织的先导、时尚纺织的支撑”。
近几年来,上海纺织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2个,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上海市科技进步奖13个。近年来还申请专利2081件,其中发明专利达157件;31项科技成果获得上海市高新科技成果转化认定。为神舟五号、六号、七号飞船提供的返回舱引导伞面料、返回舱主降落伞面料、飞船用点火绳(无污染导火索)等高科技产品获得了国家嘉奖。
蝶变之五:完善纺织产业链
上海纺织坚持不懈地打造产业链,在一条龙产业链对接、联合攻关上取得了显著突破:特安纶纤维研究项目发挥集团整体优势,突破本位,跨出企业,联合攻关,在攻克纤维卷曲等技术难关、稳定生产、拓展市场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PARSTER产品开发中,联吉与东华大学联手,产学研结合,在纺研院、棉纺和印染企业、品牌企业的多方支持下,PARSTER产品产业链建设进展顺利。
三枪、装饰、新联纺、飞马主动与业内企业合作开发,为公司新产品和高新技术成果走向市场作出了积极贡献。飞马进出口公司与龙头家纺事业部产业链对接的世博会特许供应产品“舒馨垫”护垫毯,是由获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飞马导湿抗菌透气复合面料”与民光著名品牌合作的结晶,该产品的开发成为上海纺织积极利用上海纺织产业链打造纺织科技新品的成功案例。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