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升值重压 人民币汇率何去何从
政治因素过多干扰
“如果中国停止‘限制人民币升值和维持贸易顺差’,全球经济增长将比现在快约1.5个百分点。”3月12日,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在一次讲话中说。他还建议,美国当局需要在汇率问题上对中国更加有“攻击性”,比如将汇率视作一种关税措施或出口补贴。
“我认为,他的建议是完全错误的。” 3月19日,在中国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美国经济学家、摩根士丹利亚洲区董事长罗奇对中外媒体说,“我们现在该做的是做好本分,提高储蓄率,而不是抨击中国。”
罗奇说:“很多年来,我和克鲁格曼一直观点一致,但在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上,我完全不能接受他的看法。”
拥有纽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的罗奇1982年加入大摩,此前曾在美联储从事研究工作。很长时间内,罗奇一直出任大摩的全球席经济学家。2007年开始,罗奇开始转换身份,出任大摩亚洲主席,扮演大摩“在亚洲政府、监管机构以及客户面前的高层代表”的角色。他对亚洲特别是中国经济有着独到和深入研究,著有《未来的亚洲》等诸多作品。
“克鲁格曼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他正在给华盛顿‘很危险的建议’,”罗奇担忧地说。“我完全反对他有关增加储蓄无济于事的观点。”
罗奇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的贸易赤字关键在于储蓄不足,如果美国人继续挥霍无度,那么任何试图缩减中美贸易平衡的举措都不会有收效,充其量只会将顺差转移到其他国家。”
“世界需要的是储蓄的平衡。”罗奇说。尽管中国拥有较大的贸易顺差,但却很难相信这是源于中国的汇率立场。相反,鼓励中国进一步提振国内消费开支,才是解决失衡问题更有效的途径。
针对近期美国国会和政府发起的声势浩大的“人民币讨伐战”,罗奇提出了他的客观意见。“在汇率问题上,美国不能搞‘双重标准’,只允许美元享有独特地位,中国却得按照美国的意思行事。”罗奇说。
“考虑到中国的金融业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相比美国这样的成熟经济体,中国更加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货币体系。”罗奇说。对于罗奇的公开质疑,克鲁格曼也不示弱。“斯蒂夫(罗奇)这么说,多少让我有些意外。”现为普林斯顿教授的克鲁格曼说,“我有关于人民币的言论是‘基于非常周密的经济分析’。”他还同时声称“世界经济正在因为中国刻意低估本币而受到压制”。
高盛全球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说,美国议员重提人民币汇率案,本质上是在进行一场新的“政治游戏”。他认为,人民币在经过大幅升值后,目前已无明显低估迹象。美国国会就人民币汇率的新举动“就好比踢一场足球赛”,本质上不过是少数人“抨击中国的惯用伎俩”的一部分。
“人民币当前并无明显低估迹象,但很不幸的是,围绕人民币汇率问题有太多的政治干扰。大家应该看到的为关键一点是,在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明显加大了进口。” 奥尼尔说。
奥尼尔指出,人民币低估论存在两方面误区:一是无视汇改以来人民币已升值近20%的事实;二是在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贸易模式已发生了重大转变,进口增长急速上升,不管是数量还是相对于出口而言。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