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观点:再提“婴儿车指数”
总有那么一些事儿,当它传到你耳朵里的时候,已经晚了。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这事有关方面压根儿没想及时告诉你,二就是你没发挥主观能动性,八卦的能力还有所欠缺。但有一件事情,大家往往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得知,那就是近的天气情况。当然这事摆到山沟沟里还是“可以有”的,但是在上海这么个国际大都市,那简直就是属于“必须有”的范畴了。
据说,这两天上海的市民们都有些“灰头土脸”。我说的“灰头土脸”是一种真实的面部写照,而不是对大家精神面貌的揶揄。根据媒体事后发布的信息,这一轮对市民的生活造成直接伤害的是来自北方的沙尘,不过更多的市民通过各种渠道表示,环保部门的信息缺位对大家造成了间接伤害。这两天,上海的天空灰不拉叽的,视觉正常的群众都发现了,但是群众们还是正常生产生活,结果医院里突然多了不少哮喘病人,洗车行里连续几天开进了同一辆脏兮兮的车,若干婚礼被迫取消外景拍摄。如此种种,都使公众不得不发出疑问:环保部门的预报哪儿去了?
于是大家开始埋怨环保监测部门。其实人家挺冤枉的。 5月1日到2日,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网站上明明白白地挂出了预报:沙尘暴来啦,大家收衣服啦!当然原文不是如此,其实预报也就是起类似的作用:该收衣服的收衣服,该戴口罩的戴口罩,该关门窗的关门窗,总之大家该干嘛干嘛去。所以说,要赖环保部门不事先通知大家,那是没门儿了;剩下来的就是大家确实主观能动性太差——看着天色不对,赶紧找个电脑登录那“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网站啊!等电视台、电台、报纸、手机来通知,黄花菜都变灰色的了。
有人建议说,环保部门应该搞个微博,这样消息传达就快了,我看抱有这种想法的人下次还是可能要吃灰。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 ”经历了API达到500的重度空气污染之后,还没有主动登录“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网站的觉悟,真乃“孺子不可教”也。再说,人家环保部门已经说了——“微博大概还要一个月才能开通”,你还坐在家里等待的话,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犯哮喘了。
去年,晨报曾经就“婴儿车指数”率先发布报道,不过我记得,之后市环保局某负责人表示:“我们没有类似‘婴儿车指数’的数据发布,但正在对现有的指数发布做一些改进,比如上海的空气质量指标(API指数),明年将从一天一报改为时时播报。”该负责人还说,上海正在制订方案,今后将通过更多渠道公布空气质量信息,让老百姓听得懂、用得着,“这与形成‘婴儿车指数’的初衷相一致。”现在大家知道了,“婴儿车指数”在咱们上海还是“真没有”。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