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父母在儿童乘车安全上的误区
“抱着宝贝乘车是安全的”是个认识误区。受这个误区影响,大多数车主不能确切说出开车时如何保证宝贝的安全。没关系,《汽车消费报告》本期专题就是一份儿童乘车安全装置指南,帮你从误区的迷雾中走出来,若你想宝贝在疾速行驶的车中也像在家一样安全,身为家长的你,只需按图索骥,找到适合宝贝的东西。
谁都不否认,父母的怀抱是天下安全的地方。可这个理论在乘车时却是错误的。
没错,行车时安全带、安全气囊都是保护我们成人安全必不可少的,但是你的宝宝呢?你肯定跟我一样看过太多这样的情形――马路上一辆辆飞驰而过的汽车里,小宝宝被家长抱在怀中、稍大点被放在腿上,而且不只坐在后排,有时他们甚至坐在副驾驶席上!
这个绝大多数中国人带宝宝乘车的习惯,其实就像一颗不定时的炸弹,不知何时就会带来一场灾难――将宝宝抱在怀中,如果遇上急刹车,孩子简直变成成人的安全气囊,而车身变形时,宝贝被抱在怀里,反而令孩子和成人的逃生空间都变小。
不要以为让宝贝单独坐就足够安全了,对于这些身高、体格和成年人有着巨大差异的孩子,车内标配的安全装备是不能起到足够保护的,而一旦交通意外发生,想想会在那些骨骼细弱柔嫩的孩子身上发生怎样可怕的状况。
而且,车内成人安全装备甚至可能起到反作用:当儿童在使用普通安全带时,可能造成致命的胸部挤伤或被勒住脖子、脸颊;气囊瞬间弹开形成的冲击力,对孩子来说可能是与击中头部的重物无异,使颈椎受到严重伤害甚至致命。
在交通事故中,如果有合适的防护系统,儿童的重伤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这就是儿童乘车安全装备存在的直接原因。
现在,你是不是已经对儿童安全乘车有了更多更正确的认识了,是时候着手准备、给自己的宝贝舒适乘坐环境的同时多一些安全和保护了。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