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服装用品越来越贵
“一个婴儿车700多元,一件小衣服200多元,连婴儿勺都18元。我刚去超市里的婴儿专区走了一圈,里面的东西贵得让人吃惊。”准爸爸刘先生告诉记者。
记者在呼市几家大型超市、婴儿用品专卖店走访发现,所有和婴儿相关的衣服、奶粉、润肤液、玩具等看似简单的物品,价格却贵得惊人,如此价格让年轻的父母们烦恼万分。
婴儿用品专卖店(柜)增多
近几年,呼市的幼儿用品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与此同时,各大商场纷纷推出儿童用品专柜。婴儿专卖店(柜)“地盘”越占越大,品牌越来越多,商家纷纷看好这一市场增长点,婴儿作为一个独立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
在呼市五塔寺东街不到1公里的路段两侧,记者就看到3家主营幼儿用品的专卖店,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这几家店都是近一两年内开起来的。
呼市婴儿专卖店(柜)越开越多,婴儿用品的种类也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现在的婴儿用品早就告别了"奶瓶+尿片"的时代,仅奶瓶就有好多种,而与奶瓶配套的东西就更多了,有抗菌奶瓶刷、十字形奶嘴、圆头奶嘴等。”80后妈妈齐女士告诉记者。
在呼市维多利超市内,记者看到,仅婴儿奶粉就有数十个品种,价格一般为200-500元/罐,还有奶瓶、童装、玩具、护肤品、科教用品乃至婴儿用的小枕头、车、床等均有销售,价格从百元至数千元不等,刚出生的宝宝到7岁的孩子都可以在这里买到合适的产品。
部分家长只挑
谈起宝贝儿子的花销,呼市市民胡女士如数家珍:“我们家乐乐才3个月,却是家里花销大的。一罐奶粉300多元,一个月用2-3罐,洗衣液都要70多元的,30多元的舒缓啫喱,衣服一般选好点的品牌,一件怎么也得200多元。”
胡女士的老公生意做的不错,家庭经济条件优越。她表示:“之所以选择,是为了安全、好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与消费观念改变,像胡女士这样越来越讲究婴儿用品的父母也多了起来,他们注重购买形象包装都精良的婴儿用品,甚至有的父母还以花钱数额大小来表达对孩子的关爱程度。
不过,也有的父母认为,代表质量受到认可,特别是婴儿用品,花好价钱买来的产品都是原料,可以保证孩子健康成长。
市民呼唤理性消费
呼市市民孙先生是普通工薪阶层,受经济条件限制,他没有给孩子买很贵的婴儿用品。“孩子出生到现在5个多月了,总共花去大约7000元。孩子是母乳喂养,所以省下一笔奶粉钱,其他的用品也没有很贵的。”
“但是每次出去给孩子买东西,价格总是看的我心惊肉跳的。目前呼市儿童用品出现两个极端,要么过于豪华,价格让人难以接受,要么过于粗糙,质量难让人放心。其实孩子长得快,很多用品没必要太豪华,作为父母,我非常期待质量有保证、价格适中的平价儿童用品,希望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消费回归理性。”孙先生告诉记者。
其实,专业人士告诉记者,买婴儿用品也有一些窍门,只要掌握这些窍门,就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
张国丽在玉泉区民和花园附近开了一家专营幼儿产品的小店。
张国丽说:“买婴儿用品要注意一看二摸三闻,看就是看产地,看外观,一般产地在汕头的产品,质量会比较好。外观方面要选织数比较多、织的比较密的衣服,如果织的比较疏的话,可能洗一次就会缩水。二要摸,选择那些质地比较柔软,适合婴儿穿的,千万不能买那些有毛刺的婴儿服。三是要闻,如果有机油味或者其他异味的衣服,一定不能购买。”
专家:家长应更注重
婴儿的智力发育
内蒙古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赵莉萍告诉记者:“家长购买婴儿用品,应该量力而行,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婴儿产品即可,没有必要都选择产品。有些婴儿床用橡木、楠木做成,价格昂贵,其实大可不必,普通木料的婴儿床,孩子睡着也很舒服。”
赵莉萍还说:“婴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很多家长都过不了"心理关",怕买到差的产品让孩子受到伤害。特别是一些年轻的父母,自己没有钱,带着攀比心理向父母要钱给婴儿买奢侈的用品,这种行为在我看来是虚荣的表现。其实家长们更应该注重的是对孩子智力的培养和营养发育,多和孩子进行精神交流,过分追求、处处给孩子用奢侈品反而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不利。购买幼儿用品应适可而止,摒弃攀比心理。”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