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有吸安抚奶嘴的习惯或致中耳炎
小叮当今年2岁半,是个活泼可爱的而且坚强的孩子,平时磕磕碰碰什么的,根本就阻止不了他玩耍的劲头,可是近小叮当不再像以前那么活蹦乱跳了,而是经常一个人安静的在那里抠耳朵,开始妈妈以为这是孩子成长的过程,没有太过放在心上,可没过几天小叮当在一次睡眠中哭醒,和妈妈说耳朵疼,妈妈这才意识的问题严重,来到上海沪申五官科医院,经医生检查才发现小叮当患上了急性中耳炎。
“沪申”耳鼻喉科专家杨国华详细询问了小叮当的生活习惯,得知小叮当有吸安抚奶嘴的习惯。原来病因就是出来这里,杨主任解释说:由于幼儿咽鼓管平、管腔短而粗,如果长时间使用安慰奶嘴,一方面会造成孩子牙齿不规则;另一方面可能会导致中耳炎的发生。郭主任建议,如果孩子经常吸允手指或使用安抚奶嘴,家长应及时转移孩子注意力,尽早让孩子远离吸允手指或奶嘴的习惯。
杨主任还说,家长平时要多注意孩子的全身状况,如果发现儿童诉说耳疼,或者幼儿由于不能诉述耳痛,可表现为烦躁、哭闹、夜眠不安、摇头或用手揉耳、不吸奶等症状时,要及时到正规五官科医院接受检查看是否患有中耳炎。
杨主任后强调,当孩子发烧时,应给予充足的水分,因为发烧会使体热散失而致脱水,使孩子更虚弱,抵抗力更差,容易引发中耳炎;哺乳中的孩子,尤其是周岁以下的婴儿,避免让他躺着喝奶,因为婴儿的欧氏管较短、较宽、较水平,躺着喝奶有时会倒溢入中耳腔,而将鼻咽部的病原菌带入,导致中耳炎的发生。
专家介绍:
杨国华,国内知名耳鼻喉科专家,原上海复旦大学眼耳鼻喉医院(即汾阳路五官科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深专家。长期在三甲医院从事耳科学临床和研究工作,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临床经验。擅长中耳炎及耳科各种多发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治和手术,如鼓室成型术、鼓膜修补术等。在国内外各大专业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主、参编专业书廿余部。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