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蛙:发力万亿级婴童消费市场
届中国婴童产业高峰论坛近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600余位业内人士参加。记者从论坛上获悉,内地家在港上市的儿童消费类企业博士蛙计划进军婴童娱乐、教育和医疗服务等新领域,建立儿童生活消费城市综合体。
“五位一体”挖掘婴童消费市场
此次论坛上“博士蛙”方面透露,拟建设国内儿童生活消费城市综合体。博士蛙集团董事局主席钟政用称,公司未来将直面未来婴童市场的机遇和挑战,将以“五位一体”完成打造中国儿童生活城市综合体的目标。
所谓“五位一体”,即以中国婴童产业研发中心为主导,带动儿童消费、娱乐、医疗、教育等产业发展。以信息带动产业、产业联动平台、平台凝聚人才,另外为了实现集团的战略构想,博士蛙还建立了国内婴童产业知识中心,终建立高标准的儿童生活消费城市综合体。
根据构想中的“中国儿童生活城市综合体”,博士蛙在市场策略和产品设计方面,将进一步细分为针对0-2岁的“孕婴童市场”、2-4岁的“学步期”市场、5-8岁的“入学期市场”和9-14岁的“少年期市场”。
相关人士介绍,就城市综合体而言,其建设涉及到对市场条件的分析与判断,以及所在地区市场状况及潜力,如果是针对儿童的就更加复杂,且国内无先例可以模仿。更重要的是,城市综合体往往需要巨额现金,很考验企业的资金链。
“哑铃形”市场凸显渠道缺失
婴童市场虽然巨大,但我国的婴童产业发展还处于群雄乱战的初级阶段,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竞争无序的问题比比皆是。钟政用表示,国内婴童行业是一个典型的“哑铃形”市场,两头的生产制造端和市场需求端规模都很大,但是中间零售渠道却相对弱小。
钟政用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渠道为王的市场,谁能掌控销售渠道,谁就能掌控市场。国内婴童市场正进入全面竞争阶段。据他介绍,目前国内婴童市场的渠道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类是现代通路渠道(主要包括大型卖场、量贩、超市、便利店等);第二类是婴童专业渠道,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综合连锁、连锁客户、网络及目录、实体连锁店等不同的业态;第三类,线上婴童店(B2C)。 但这三类渠道模式都存在明显的短板,如专业化程度较差和服务缺失等问题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四网融合”助力会员模式
拓宽渠道是所有婴童消费类企业未来将做的一件事,而博士蛙在成功上市之后,随着企业的资源集聚能力不断增强,基于对婴童消费市场的系统分析和描摹,博士蛙率先提出了物联网、门店网、会员网以及互联网“四网融合”的模式拓展渠道,以店为核心的四网融合发展模型,令业务愈做愈扎实。四网融合发展模型在不断优化的同时,正在全国的博士蛙门店迅速复制。钟政用说:“我们旗下拥有11个自有和授权品牌产品,商业业态涵盖百货、博士蛙主力店、博士蛙365生活馆、街边店以及网销,有超过4万种商品,在全国拥有超过2100家店铺。”
在“四网融合”的同时,博士蛙会员制的发展也让其受益匪浅。资料显示,目前经常进实体店或上博士蛙网上商店消费的会员已经超过30万,保守估计今年销售将达20亿元,其中会员消费占比已超过60%,并且会员客单是平均客单价的2倍。通过在各形态店铺实行的会员专员服务制、与交通银行共同发行的中国张儿童联名卡、与其他行业的联动,以及每月的会员“礼遇”等系列活动,每月仅在各门店自然滚动增加的会员就超过两万,同时,通过手机和微博,每天都有新会员加入。钟政用表示:“保守预计今年年底,我们的会员数会超过40万,会员消费已成为博士蛙渠道销售的重要支撑。”
发力万亿级朝阳产业
中国婴童市场是全球公认的朝阳市场,潜力巨大,潜在收益丰厚。据统计,目前我国平均每年约有1800多万新生儿出生,进入了一个新的人口生育高峰期。这一代父母多数出生在改革开放初期,他们具有科学的消费意识、先进的育儿理念,因而更进一步促进了消费升级。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特许经营投资景气调查”报告显示,幼儿用品零售业务被视为具潜力和投资价值的行业。
婴童产业研究中心4月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0-12岁的婴童市场总规模约为1.15万亿元,近几年婴童市场将保持15%左右的高速增长,到2015年婴童市场将达到2万亿元的规模,远景规模则可达3万亿元。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