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八零后父母“不差钱” 幼儿消费显奢侈
吃的是进口牛奶,穿的是服饰,用的是高级日用品……当下的八零后父母为儿女们的吃喝玩乐“不差钱”,幼儿消费日益向高端、向奢侈发展。
据了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一个孩子的花费多只需几百元,养育一个婴儿的花费也仅限于奶粉、衣服等一些日常必需品。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父母尤其是当下的八零后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的钱越来越多。如今的幼儿用品市场摆脱了过去奶瓶、尿布单一的格局,吃、穿、用、行,品种花样日益繁多,一些新兴项目如儿童专业摄影、早教培训班等应运而生。
连日来,记者在广东梅州城区走访时发现,幼儿用品商店不断增多,除了经营日常消费品以外,涌现了许多新的服务项目,如为婴儿洗澡、理发、照相,或者用婴儿的胎毛制作毛笔、复制婴儿的手脚印制作纪念品等。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服务项目,费用相当昂贵。但业内人士大都表示,家长们尤其是八零后的家长,对下一代很舍得下大本钱,幼儿新兴消费市场生意红火。更有业内人士透露,幼儿消费市场越贵的消费越吃香。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对八零后的父母,发现从怀孕到生产,普遍花费数千元,而孩子出生后,一年中为孩子花钱高的达到三、四万多元,少的也要一万元左右。
小周是一位准爸爸,他的妻子将于今年春节期间生产。虽然孩子还没出生,但小周表示已经花了不少钱:“单单准备宝宝各种必备生活用品,如婴儿床、奶瓶、衣服、澡盆等,我们就花费了三四千元。另外,为了迎接宝宝的到来,我们花了近五千元布置了一个儿童房……”。“其实,这只是个开始,宝宝出生后,我们要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好在我们有一定的积蓄。”小周的妻子如是说。
小李夫妇的儿子去年底出生。小夫妻俩都是国家公务员,按照规定只能生一个小孩,因此对儿子格外疼爱,吃的、用的全是货,平均每月“开销”三千多元。儿子一百天的时候,小李夫妇专门带着他到儿童专业摄影店花了九百九十九元拍了一套百日照,尔后又花了三百八十八元给儿子做了一支胎毛笔合一个胎毛印章。价格虽不菲,但小夫妻觉得很值得。“自从儿子出生后,我常常是一有时间就去商场或幼儿用品专卖店,买衣服或食物,买的多是是玩具,不管什么玩具,只要对孩子益智有好处,价格多贵我都会毫不犹豫就买下。”小李的妻子笑着对记者说。
针对目前幼儿消费日趋奢侈的现象,育儿专家提醒,家长想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可以理解,但没必要让孩子生活得太精致。育人与简单的工业生产不同,不能以物质投入的多少来衡量成才的程度。父母应该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如何为婴儿营造好的环境、培养幼儿生活技能、学习技能上。
【编辑:禾火】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