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实地考察童装公司后还是亏惨了
魏先生想做生意,听人说女人和小孩的钱好赚,和妻子商量了下,决定卖童装。他花了1万块在网上进货,对方说按市场价1.8折卖给他。原以为赚了一大笔,收到货后魏先生才发现“亏大了”。
1万6千多的服装才70多件
魏先生在网上找了一家声称能退换货的公司,还特意去对方公司实地考察。
上个月底,魏先生到了这家公司所在地佛山,公司确实存在,办公室、库房……看起来挺正规的。“库房里的童装一排排地挂着,眼睛都看花了。”魏先生说。
“他们说是专门做品牌折扣店的,按照市场零售价的1.8折给我供货。而且批进货,交1万块钱可以发16800元的货。“当时我现场就交了货款,签了合同。”此时,魏先生连实际上有多少件货都不知道。
魏先生第2天就回了重庆。回来没两天,发的童装到了。魏先生取回家一数,衣服裤子加起来才70多件。“我在公司看了进价,一件也就三四十块钱,1万6千多,怎么也得几百件吧!”
魏先生以为货没发完,打电话去公司问,回答是已经发完了。对方说次进货只能按零价算,第二次进货才会按折扣价。
仔细一算 全卖了还得亏3000
魏先生的店开在渝北金石小区外,他在一家石材厂做质检管理,妻子在一家牛奶厂上班,都没有卖服装的经验。昨天,在魏先生店里看到了这批童装。
衣服吊牌上都标了两个价:一个是零售价,一个是折扣价,折扣价大约都是在零售价基础上打4.3折。魏先生说,这批货就算按折扣价全卖出去,也只能卖7000多,亏大了啊!
我们看了魏先生和服装公司签的合同。第2条第2款写着:“甲方提供给乙方的后续产品结算价格按零售价的1.8折供货”。第8条里面还写着“甲乙自共同签订之日,乙方向甲方一次性缴纳批货款壹万元整,甲方向乙方铺市值价壹万陆仟捌佰圆整的货物,此产品不退不换”。
服装公司做售后的张经理说,合同的意思就是,批铺货按市值价,也就是零售价计算的,从第2批货开始,就是按1.8折算。以后进货进得多,会退的。我们看到,合同第9条写着:“如乙方进货总额达到捌万圆,甲方返还批货款共捌仟圆,直至批货款返完为止。”
魏先生说,签合同时,他因为折扣低太兴奋,根本没细看合同。“我在网上搜了下,用类似的模式做生意的公司不少,建议大家签合同的时候要弄清楚。”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