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留住的四大“健康习惯”
小时候,我们擦嘴、抹汗、擤鼻涕等,用的是布手帕、手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手绢似乎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取而代之的是方便、省事的一次性纸巾和湿巾。然而纸巾和湿巾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健康隐患也随之而来。
去年10月11日,中消协发布了24种纸巾纸比较试验结果,其中6种纸巾纸质量未达标,同时发现6种纸巾纸含荧光性物质。此前,在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对京、津、冀地区部分超市、农贸批发市场进行的调查中,发现3成纸巾类产品含有荧光增白剂、滑石粉等致物质,餐馆里的餐巾纸八成都不合格。
荧光增白剂被称为造纸业的“白色染料”,它的成本较低,增白效果较好,能显著提高纸巾外观上的白度,当你在用餐前随手拿起桌上的纸巾擦拭餐具时,荧光剂就会沾到餐具上,并随着食物一同进入人体内;当你就餐结束习惯性地用纸巾抹嘴、擦手时,荧光剂更会与你的嘴唇亲密接触。研究发现,这种荧光增白剂含有重金属镉,一旦进入人体会对血液系统造成损伤并损害记忆力。如果长期接触,剂量达到一定程度,还可能使细胞发生变异,成为潜在致因素。滑石粉属于矿物质,人吃多了会患胆、肾结石。若使用的是工业滑石粉,里面还含有铅、镉等重金属,容易对人的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产生损害,甚至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如果使用氯气漂白剂,甚至会产生二恶英等致物质。此外,劣质餐巾纸带有各种真菌、大肠杆菌、结核菌等,易引发肠炎、伤寒、痢疾、肝炎等病症;纸上的增白粉、漂白剂,可以进入人的呼吸道导致感染。
专家支招:人们若经常使用这些劣质纸巾,很可能会导致病从口入。因此,不要使用掉渣的劣质餐巾纸,外出就餐尽量自带手绢,用手绢替代餐巾纸擦嘴。但要注意的是,手绢应经常清洗,至少每天清洗一次,并在有阳光的通风处晾干,以免负责清洁卫生工作的手绢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
关键词:塑料瓶、太空杯
健康好习惯:喝水多用玻璃杯
如今,我们生活中已经离不开塑料的存在,喝水用的是塑料水杯、冷藏食物用的是塑料保鲜盒,用保鲜膜包着的食物放进微波炉就能加热……塑料制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同时“塑料制品中的双酚A能致”、“保鲜膜加热会渗出有毒物质”、“有些塑料袋不能装食品”这样的报道,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挑动着人们敏感的神经。
研究发现,塑料制品中含有双酚A和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两种有毒成分。双酚A是添加在聚碳酸酯(PC)材料制作的太空杯、餐具、水壶和婴儿奶瓶中的一种重要物质,它可以让塑料产品变得无色透明、耐用、防摔。除了幼儿奶瓶外,市场上常见的可能含有双酚A的产品还有太空杯、桶装水的塑料水桶、街头早餐的豆浆杯以及铁制罐头(其内层涂料)。研究表明,双酚A不仅会导致心脏病、糖尿病和某些肝脏疾病,影响胎儿及儿童的大脑发育,甚至还会增加前列腺和乳腺的风险。除此之外,塑料和糖尿病、肥胖症、不孕不育、哮喘、儿童多动症的关系也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则会导致孕妇早产,造成肝脏和其他器官中毒。
专家支招:双酚A在100℃以上高温中就会释放出来,因此,要避免在高温下使用塑料杯或塑料容器。不要用塑料水杯和塑料饭盒来装热水、热的食物。在家或办公室,好使用玻璃或瓷质的水杯喝水。日常生活中装蜂蜜、水果罐头的玻璃瓶要尽量洗净并重复利用。
关键词:塑料袋、方便袋
健康好习惯:购物布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上街购物习惯于使用菜篮子、布袋子,可如今,塑料袋几乎渗透到了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它在给我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虽然“限塑令” 的实施在我国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记者调查发现,“限塑令”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本市的很多农贸市场,成了塑料袋使用的“重灾区”。尤其是在一些居民区的早点摊,常能看到热气腾腾的油条、蒸包一出锅,马上被扔进塑料袋,塞到顾客手里,还有的小吃店会在碗上套一层薄塑料袋。不仅如此,打包剩饭菜、超市装熟食,处处可见塑料袋的踪影。健康专家表示,塑料袋不是袋,即使是食品专用袋,装错了东西,也会危害健康。
用塑料袋装高温食品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以下5大危害:、会破坏人体免疫力。有些塑料袋和纸质餐盒会添加一些增白剂、荧光粉,它们除了有潜在致性,还会破坏人体的免疫力。第二、会引起血液系统疾病。非食品用塑料袋中含有的聚氯乙烯,经加温加热后,就易产生二恶英等有害物质,引起肝肾以及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疾病。第三、致。食品用塑料袋的成分多为聚乙烯,油条等刚出锅的油炸食物,温度远远超过了食品袋的耐受温度,可能导致有害物质的产生。轻者可能头晕、恶心,重则有致可能。孕妇如果中毒,胎儿出现畸形的几率很大。第四、导致胆、肾结石。不合格的硬塑料餐盒和塑料袋中多含有工业碳酸钙和石蜡。碳酸钙可让人出现便秘或胆、肾结石,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内,就会在人体内反映出来;石蜡则会让人拉肚子。第五、影响智力。如果塑料袋中重金属超标,会对血液系统和智力发育造成影响。 专家支招:彩色塑料袋不能用来装食物,因为它们大多是用回收塑料制成,可能释放大量有害气体和物质。建议市民多使用菜篮子、布袋子这些环保的购物袋,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塑料袋不能装热食,即使是专用食品袋,也不要直接放入微波炉加热,加热食物好用微波炉专用碗。
关键词:桶装水、瓶装水
健康好习惯:自己动手烧开水
方便快捷的桶装水、瓶装水,已经成为众多家庭、办公室和公共场所饮用水的。然而,消费者眼中这些安全卫生、经过消毒密封的桶装水、瓶装水,背后却可能隐患重重。
记者走访了本市的多个水站发现,一些水站的卫生条件实在让人担忧,水桶随处堆放布满灰尘、已过使用年限的水桶还在循环使用、送水工90%无健康证,消费者的健康状况无法得到保证。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市场上多数水站都是“黑户”。合格的桶装水生产厂家必须在技术监督部门注册,经检测合格才能拿到质量认证QS标志,一年中还要进行多次抽检。但本市市场上有几百家卖水企业,真正拿到QS标志的只占到极少数,多数水站则是“贴牌”销售,也就是使用合格企业的水桶或商标,由代理商、社会小作坊或水站自己灌制,售卖杂牌水,有的甚至是无证经营。这些小水站大多位于城乡结合部或地下室,环境相当恶劣。而瓶装水同样存在着许多的健康隐患。据了解,市场上45%的瓶装水水源并非如广告所宣称的那样,来自自然泉水或者纯净水,其实是净化后的城市用水或者干脆就是自来水。此外,瓶装水所使用的聚酯瓶往往含有可能导致人体慢性中毒的物质,尤其是当瓶子在高温环境中,或开启后没及时喝掉,有害物质会渗入水中,危害健康。
专家支招:桶装饮水机内的冷热水胆3个月不洗就会大量繁殖细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所以,好一月清洁一次,夏天两周清洁一次。办公室的饮水机因为使用频繁,更得勤加清洗,平时可以自己动手烧开水喝。《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建议每天少饮水1200毫升,大约6杯的量。如果活动量大,出汗多,则相应增加喝水量,及时补水。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