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纸尿裤盲目加宽值得关注
通过网络搜索“纸尿裤与O型腿”,可以找到超过40000条相关信息,绝大多数是关于“纸尿裤会否导致O型腿”的提问和讨论,且至今没有定论。
更有业内人士在回复中爆料称:“我干了7年纸尿裤产品的销售,很清楚,很多纸尿裤设计原本就宽,吸水后涨得更宽,或多或少会影响宝宝腿部生长,部分企业虽然知道,但是为了迎合销售卖点常常避而不谈。”
据一位纸尿裤经销商透露:其实对厂家来说加宽纸尿裤裆部,生产成本增加不多,但是可以打着防侧漏的卖点,再升级一下包装,一包六七十片的纸尿裤比普通的就要贵出20-30元。利润高,厂家当然愿意设计、生产。
笔者走访了好又多、物美、家乐福等超市,发现每个超市货架上均有4~5个婴儿纸尿裤品牌出售,打着防侧漏、吸水性强的功能性产品不在少数。
网络上的一项测评结果显示:几款吸水性强的纸尿裤,在加液160~200毫升后,裆部平均宽度增加2至3.5厘米不等,饱和吸水后纸尿裤的重量普遍超过350克。妈妈们也都有感到,吸尿后的纸尿裤沉甸甸的。
那么加“宽”是否意味着给宝宝的大腿加“压”呢?
对此,产品研发人员李先生表示:为保证纸尿裤的吸收速度和防止排尿期间的漏液,的确可以采用加宽加厚的设计,只要不过分膨胀造成宝宝双腿内侧压力过大,就不可能导致O型腿。
而国内现行的“纸尿裤技术指标”中,并没有就纸尿裤裆部的大宽度做出具体规定。笔者致电多家纸尿裤厂商,大多受访者均表示纸尿裤加宽与宝宝O型腿的形成无直接关联。
O型腿在医学上称为膝内翻,俗称“罗圈腿”、“弓形腿”、“箩筐腿”。指的是在膝关节处,小腿的胫骨向内旋转了一个角度。有数据显示,在3岁以下的幼儿中,O型腿相当常见。
笔者就此咨询育婴专家。专家表示:婴儿骨骼较软,且腿部的脂肪分布与成人不同,大腿和小腿会比较丰满。长期包裹纸尿裤,宝宝坐、卧、爬、走时腿部被不自觉地撑开。长此以往可能导致大小腿肌肉力学失衡,形成O型腿,妈妈们需警惕。
事实上,担心宝宝O型腿的妈妈、甚至爷爷奶奶辈的不在少数。
一位受访妈妈的对策是:纸尿裤还是给孩子包,但是婆婆为了宝宝腿长得直,晚上会给她绑腿。在此,笔者除了呼吁企业在设计产品时不再为迎合销售卖点而盲目加宽纸尿裤外,也希望妈妈们多多听取专家和医生的建议,引起足够重视。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