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角度解读婴童行业现状 盼婴童消费量与质并进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5日讯(记者 刘晓彤) 今天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婴童消费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3·15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中国消费者报》儿童消费监督指导部主任张永财老师和艾索儿童市场咨询机构总裁李露凌女士走进中国经济网《幸福生活家》两会特别节目的演播厅,两位嘉宾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与网友们交流婴童行业的现状的看法。
纵观整个婴童行业,李露凌指出,因为婴童行业包括得比较广,从生活基础的衣、食、住、行到文化、旅游产业都有涉及,所以不同的领域产生的问题也有差异性,各个领域存在的问题严重程度也不一样。“从大的方面来讲,可能就说咱们的消费量上去了,但是质没有跟上去;还有,整体的行业市场进入的门槛比较低,导致整个行业的秩序性比较差。”
着眼国内婴童行业现状,她还指出,“从国内行业发展来看,也有一些国内的优秀的品牌产品,但是整体行业还是比较差的。比如添加剂的问题,安全隐患,安全警示不是很清楚,比如虚假宣传,虚假广告等等。可能还有一些问题,(比如)厂家鼓励家长去过度的消费,提前消费等等一些问题,也是我们关注的。”“另一个方面,国家对婴童行业这块还不够很重视投资,投入的力度也不是很大,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也是有影响的。所以说从以前发现的问题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要是低端市场的问题比较严重一些。”除此之外,李露凌还提及了一个较少被大家关注但却较重要的问题,“比如说整个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大,造成了咱们婴童行业产品研发这块,整体的水平是跟不上去。”
张永财表示,《中国消费者报》是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和角度来关注婴童行业。通过接触很多的案例,张永财指出,针对婴童各行业的产品,消费者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担忧,“比如说买到了奶粉很不安全,或者添加了什么不安全的东西,这都非常担忧,包括儿童的护肤品,服装,包括服装有甲醛,婴童用品由不健康的材质做的。”二是期盼,“比如说国家出台一些法规,标准完善,来规范这个市场,争取提供安全的产品,这是我们关注的一些体验。”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