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用学饮杯注意事项大全
学饮杯,因为方便和“倒杯不洒”的特性,成为了我们育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样产品。但如果宝宝对学饮杯过度地依赖不仅是行为问题,甚至会影响到他的健康。
宝宝对学饮杯的这种过度地依赖不仅是行为问题,甚至会影响到他的健康。那么如何才能既保证让学饮杯充分的发挥它的功能,同时又不会让宝宝过度地依赖它呢?相信下面这些正确的挑选和使用学饮杯的方法会帮到你。
学饮杯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孩子都会对奶瓶有所依恋,这个旧习惯不容易被忘掉,所以在孩子想找到一个奶瓶的代替品但还不会使用杯子的时期,让他使用学饮杯是好的选择。但是当孩子到了2岁,就是该将学饮杯替换成常规类的杯子的时候了。
1岁以内的宝宝,学饮杯中好没有吸管
宝宝在使用带吸管的学饮杯时,吸吮的力度和难度要大于单独使用吸管或使用没有吸管的学饮杯,而且宝宝到了1岁以后才可能掌握这种吸吮的技巧。这是因为1岁以内的宝宝习惯抱着奶瓶(奶瓶底向上),如果学饮杯中有吸管,再用这种方式就很难喝到里面的水或奶。所以要把学饮杯中的吸管拿掉,让杯子里的液体流动更自由,那么就可能减少宝宝的挫败感,增加他对使用杯子的兴趣。但是从这时起你随时做好准备,清理溅出杯外的液体。
宝宝刚开始接纳学饮杯时,要给他喝些他熟悉的东西
刚开始使用学饮杯时,该让孩子用它喝什么呢?大多数父母会认为应该是白开水,理由是这样做不会让宝宝因为突然出现的学饮杯感到混乱,而且多喝些白开水总比喝太多甜果汁要好。但是如果你准备借用学饮杯帮助孩子断奶,那么只在里面放白开水就会让孩子觉得“学饮杯里除了奶什么都有”,接着就是开始抵触使用学饮杯。所以对小宝宝来说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如果想让小宝宝接受学饮杯,好在里面放些他熟悉的东西,比如母乳或配方奶。
选一个适合宝宝的学饮杯
1岁以内的宝宝,不太喜欢使用扁口的学饮杯,可能是因为扁口的学饮杯不容易吸吮,但是他可能更擅长使用容易吸吮的吸管口学饮杯。还有些年龄稍大点的宝宝,既不喜欢学饮杯又不愿意使用习惯,如果你的宝宝也是这样,不妨让他直接尝试使用杯子,跳过学饮杯这个阶段。
宝宝使用学饮杯时要设有一定的限制
学饮杯对孩子来说太便利,以至于让孩子觉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随心所欲地使用,同时做父母的不再担心孩子把水撒得到处都是,便放松了孩子对学饮杯的使用限制。可能就是因为这些,孩子才会永不厌倦地捧着学饮杯喝个不停。这个时候,你应该意识到该给孩子设置学饮杯的使用限制:不能一边做着其他事一边不停地用着学饮杯,尤其是准备上床睡觉时。
避免孩子出现边走边喝的情况
孩子对学饮杯的依恋就像年轻人钟爱他们的手机一样,所以一定要让给孩子制定规矩:不能边走边用学饮杯喝水,只有坐好的时候才能用它喝水(理想的状况是吃饭时才可以使用)。当然,在天气炎热或因为运动出了很多汗时,孩子可以时不时地用学饮杯多喝一些水。大家不必担心孩子对水的摄入量会因此减少,因为当他感到口渴时,在用餐时摄入的水量绝不会比频繁使用学饮杯时少。
宝宝的学饮杯内少放含糖的水
可能大家也听说过,那些总是抱着奶瓶边喝边睡的宝宝很容易出现龋齿。事实上,儿科医生和牙医也不赞成这种做法,因为宝宝很容易出现“奶瓶龋齿”。当孩子真的出现牙齿问题时,学饮杯和奶瓶一样,都要倍加警惕,因为孩子用它们喝水的方式没什么不同。所以即使宝宝已经不再使用奶瓶,但如果他每天都要喝牛奶和果汁,就仍然要坚持喝完奶或果汁用清水漱口的习惯。宝宝的学饮杯内只放必要的牛奶、果汁等含糖的水。
宝宝到底需要喝多少水?
1岁以内的宝宝,通常每天需要不超过900毫升的母乳或配方奶。到了1岁以后,宝宝开始喝牛奶了时,每天需要500毫升的牛奶,在他感到口渴时,还要再给他喝些水。如果宝宝摄入过多的牛奶或水,就可能会因为已经喝饱了而对食物失去兴趣。
关于学饮杯的清洁问题
在清洗学饮杯时,要先将杯盖上的吸管取下来,并且把习惯和杯盖上的出水口彻底清洗干净。牛奶和其他液体容易在学饮杯的上形成氧化,所以对学饮杯的结合处、转弯处或隐蔽的角落都要清洗干净。(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