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装内幕:多儿童服装标签随意打 跟质量不挂钩
8月1日,国家颁布了新版《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规范中针对3岁以下童装做出了高安全等级的要求。3岁以下、身高100厘米以下的幼儿服装必须执行纺织品安全等级的高标准—A类,否则禁止生产和销售。A类标准对服装的甲醛含量、pH值和异味指标都做了严格规定。
该标准为纺织品市场上新的强制性国标,这就意味着此前按照旧国标生产的2-3岁儿童服装必须进行下架处理。
新国标
三岁以内的幼儿服装必须为“A类”
很多年轻父母在选购童装时一般仅凭手感、品牌判断童装质量,在看童装标签时都只关注服装材质含量等参数,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服装的等级标准,而明确标注于产品标签上的安全技术类别却是直观反映出该童装品质的权威认证。
8月1日起,《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实施,与2003年的旧标准不同的是,新标准把原来两岁以内幼儿享有的A类服装的“待遇”延伸至三岁以内的幼儿,把原来身高标准为80厘米以内的孩子放宽到现在的100厘米以内,同时对幼儿纺织产品有害物质的国际检测更为严格,增加了对4-氨基偶氮苯染料的考核,实现了对24种有害物质的检测,从而让幼儿穿衣更安全、更健康。
亲贝网了解到,标准中规定的指标包括甲醛含量、pH值、异味等。其中服装经检验符合A级标准值,该产品可供幼儿使用;服装经检验符合B级标准值,该产品可贴身穿着;服装经检验符合C级标准值,该产品可穿着。三个级别中,A级别的要求为严格,如甲醛含量,幼儿纺织产品必须等于或少于20毫克/千克;而B级等于或少于75毫克/千克。
市场现状
B类、C类童装仍然有售
昨日,记者走访了多家儿童服装品牌商店,在某国际品牌儿童服装区看到,多款秋季套头衫的安全技术类别均标注为B类,甚至有标注C类的外套和裤子。记者又来到多家童装专营店,发现也存在不同程度售卖B类童装的现象。当记者拿着两款分别标注A类和B类的童装询问皇姑区黄河大街某童装专卖店营业员时,该营业员对安全技术类别并不了解,并解释:“这俩衣服款式不同,这个类别就像货号一样,是区分款式用的。”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正在挑选童装的父母,90%以上父母不了解安全技术类别,购买童装主要依靠款式和手感判断优劣。一位2岁半孩子的妈妈坦言,很少来童装店购买童装,因为孩子长得快,需要经常购买新衣服,但童装店的价格较批发市场和路边小店相比还是较高的。
记者来到某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发现,多数新款秋冬童装价格便宜而且安全技术类别均标注为A类。但业内人士透露,有些散货童装没有质检部门的检查报告,他说:“标签都是自己成批量打的,想咋写就咋写,咱也知道出新标准了,写A类好往外批货。”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