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装企业如何在市场“洗牌”中生存
在服装行业内销出口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童装业却逆市突起,成为服装业后一片“蓝海”。但是目前,中国童装尚在起步阶段,市场广阔却缺乏领军品牌,产品附加值低,且同质化现象严重。
上述问题中,品牌问题尤其是中国童装行业的“软肋”,国内目前70%的童装厂家处在无品牌状态,很多都是中小微企业,以加工和贴牌为主。虽然近年来崛起一批专做童装的品牌,但中国童装市场仍然缺乏领军企业。以博士蛙为例,该公司在国内中高端儿童消费品市场中位居前列,但市场占有率仅为4%,说明目前还没有哪个品牌或企业有足够的规模或影响力。事实上,由于童装行业门槛较低,企业发展良莠不齐。我国童装行业在基本的安全问题上还有待突破。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国家质检总局通报了童装的监督抽检结果,全国13%的童装产品存在部分项目不达标的情况。此外,渠道终端不广也是国内童装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有专家指出,童装行业大的障碍是市场碎片化。因为,目前国内童装的销售渠道以商场专柜和店中店的模式为主,即便是规模较大的上市服装企业自营童装时,也极少就童装销售“单立门户”。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