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婴儿洗护品牌仍面临巨大挑战
据了解,宝宝洗护日用品通常的渠道有商场、超市、专卖店、便利店等。而从消费者购买场所来看,商场占据大头,超市次之,专卖店、便利店又次之。有数据表明,商场、超市占据了幼儿洗护用品近九成的份额。街边小店给消费者的信任度不高,同时幼儿用品的专卖店由于范围不广,接触点较少,现阶段难成主流。
毋庸置疑,商场与超市仍是当前婴儿洗护用品销售的主流渠道。但是根据销售的情况来看,而国内的宝宝洗护品牌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即使是像青蛙王子这样的国内宝宝洗护一线品牌,仍然是实施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在自己实力强大之后,才开始进军商超,那么对于其他众多本土品牌来说,进军商超之路实在荆棘满途。“目前在国内很多儿童化妆品品牌商,他们都在模仿强生的做法,但是真正在商超渠道领域国内儿童品牌是玩不过强生的。”业内人士张红辉表示,强生深耕商超渠道多年,已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儿童化妆品领域的龙头老大。而对我国儿童化妆品品牌来说,要在市场上突破,就采用差异化的营销模式去做,走别人没走的路,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据悉,虽然国内著名宝宝洗护用品品牌如鳄鱼宝宝、大眼睛等在商场、超市都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但在强生面前,仍难成气候。专营店、便利店等渠道虽可避免与强生正面交锋,但并不是消费者购买的主要渠道,因而国内儿童品牌深陷渠道进退不得的尴尬境地。撇开产品优劣,品牌强弱,单是渠道之战,国内品牌便落了下风,更何况无论是资金、管理、营销等其他方面皆不如国际品牌。如何结合儿童洗护产品的产品特性,寻求新的渠道突破,成为国内品牌能否在儿童洗护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的关键所在。
而从近几年来看,我国0-6岁幼儿所占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庞大的市场需求快速的推动着婴童行业的发展,无限的商机吸引了无数投资者加入这股淘金浪潮中。宝宝洗护用品行业也整装待发,在发展中不断的寻找新的突破口。据业内资深人士称:“部分儿童洗护用品很有可能向药店经营转移”。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