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装之都:20万务工者共享“车间好声音”
“想点《温柔的慈悲》给××路25号的三个光棍……点一《爱你一万年》祝老婆天天开心……点播《有钱没钱回家过年》送给全体员工,快要回家了,祝他们回家开心快乐。”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童装产业发达,有“中国童装之都”之称,有20多万外来务工者在当地打工。从今年12月起,面向车间工人的有线广播节目《车间好声音》推出了点播栏目,每天节目组都会收到上百个点播电话和微信。
《车间好声音》每天下午2点至4点播出,次日上午10点至12点重播,有男女两位主播兼编辑。主播兼编辑周志崟告诉记者,除了播放新闻、歌曲之外,他们也会向听众介绍一些生活常识和服务信息,例如春运的时候,《车间好声音》就会及时播报铁路和公路的售票信息。
《车间好声音》是从2012年10月份起开播的,吴兴区政府安排了800万元专项资金,计划在7500家童装企业里安装1.5万只广播喇叭,目前已经在4500家企业安装了9千只。而有线广播的日常维护费用也由政府承担。
织里镇副镇长周功剑说,为了更好地宣传时事政策、丰富工人文化生活,政府部门选择了有线广播这一建设成本小、传播范围广的宣传载体,打造了《车间好声音》这一宣传交流平台。“终是为外来务工者建设一座‘空中文化礼堂’,增强他们对织里的认同感、归宿感。”
在织里镇繁华的南京路上,记者走进奥帅龙制衣厂的制衣车间,制衣工黄杰一边麻利地踩着缝纫机,一边听着车间广播,他告诉记者,订单高峰时一天要工作12-14小时,收工后非常疲劳,只能马上洗漱睡觉,想听听新的娱乐新闻,还得靠《车间好声音》。
浙江布衣草人服饰有限公司的机修工张晓华同时也是车间广播的兼职管理员,他告诉记者,服装工人工作时眼手不停,只有耳朵是闲的,听听《车间好声音》也是一种调剂。“我听《车间好声音》喜欢听新闻,希望听到的是针对打工者有什么样的福利政策。”
而公司董事长马伟忠说,在织里的每个童装企业,每个工人都有小收音机或随声听,各放各的,新闻、评书、戏曲、流行音乐此起彼伏,虽然热闹,但是也杂乱无章。特别是不少年轻人还喜欢戴耳塞,即使损伤听力,也乐此不疲。而统一播出的有线广播让车间的生产环境更为有序。
“特别是像时事新闻,不但老板关心,员工也爱听,像三中全会对计划生育政策作了调整,许多工人在广播里听到了这个新闻。他们听后就知道以后童装生意会更兴旺,自己的收入也会更高。”马伟忠说。(完)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