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会所市场调查 经营主要呈现三大乱象
月子会所“一条龙”式的母婴服务受到新一代产妇的欢迎,满足了人们追求健康生活品质的心理,但这一新兴行业仍处于“灰色地带”,无相关营业执照,缺乏监管主体,无行业标准,月子会所市场火爆背后的乱象丛生令人担忧。
乱象1:无相关营业执照 准入门槛低
据了解,目前国内主要有三种形态的月子会所:由私立医院创立;由私人自建或租赁幽雅的别墅小区;月子会所的连锁机构,一般租用写字楼或酒店的楼层。
据广西南宁市都市丽人医院月子会所负责人黄爱广透露,南宁市的月子会所几乎都没有执照,他们也不例外。徐丽娜月子会所负责人也坦承,虽然自家办了执照,但是“经营范围”一栏也不是月子会所,而是家庭服务或者家政服务。
南京某业内人士表示这种现象在南京也很普遍,她说:“月子会所越来越多,也不清楚归哪个部门管。”
乱象2:服务资质良莠不齐 水准打折扣
“月子会所都对外宣传为母婴提供专业服务。不过由于从国家到地方,没有统一的从业人员资格标准!”据了解,月子会所大多采取内部培训,课程内容、培训时长、考核项目都由会所自行决定。
不少月子会所全部用月嫂,“理论和技巧是其次,关键是有经验和爱心。我们一般招四十岁左右、带过孩子的月嫂,主要看有没有爱心和耐心、温不温和、爱不爱孩子。”至于技巧,“帮大人擦澡、泡洗脚水、做机器理疗等,花几天时间就可以教会。”南京某月子会所负责人称。
但如果仅用月嫂,由于其文化水平低,缺乏专业卫生知识,很难给妈妈和宝宝专业的照顾,有时甚至引发事故。
去年天津、西安、常州的几家会所多名婴儿感染肺炎,上海一家会所多名婴儿感染轮状病毒,武汉一家会所工作人员把浓酒精误当成生理盐水给宝宝漱口。
据南京某月子会所负责人说:“会所的月嫂一边喂奶,一边晒尿片,还有的在同一个盆里给宝宝们洗屁股。”
乱象3:“一对一”有名无实
不少月子会所宣称“一对一”照顾,即保证1个护理人员专门护理1个宝宝,可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的几率。
但在了解过程中,真实情况并不完全如此。
南京某月子中心有关人士透露,做到这一点其实很难,除非是24小时贴身服务。
“小孩一般是白天睡觉晚上哭,所以,晚上11点之后小孩都交给我们‘一对一’照顾,白天只有3个护士上班,不可能一对一。”南宁市都市丽人医院月子会所黄爱广说。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