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市场躁动 资本抢先布局
继广东后,国内其他省市陆续宣布执行单独二胎政策,这一政策的变化,具体到母婴大健康产业会有多少的市场增量?市场调查显示,有25 .4%的受访者表示一定会生二孩,称如果情况允许,很有可能会生的也达到29%。而先知先觉的各路资本已经在悄然布局,以期掘金这一市场。在业内看来,单独二胎政策放开后,预计包括妇产业、母婴药品等市场将引来一定利好,这其中,又属优生优育为核心的产业链收益为直接和明显。
超过一半以上表示会生二孩
由南方都市报经济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发起的单独二孩调查结果显示,国内符合生二孩条件的受访者生育二孩的意愿较强。选择一定会生和很可能会生选项的受访者占到了总数的54.4%,而这还不包括选择“会考虑,但不确定会生”的24.4%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考虑”二孩的受访者仅占21.1%。
不过,因单独二孩政策新增的人口究竟在多少程度上有影响,从户籍人口的角度来看,作用似乎仍旧有限。
以广东为例,广东2013年底户籍人口是8720万人。按照测算,广东从2014年到2030年16年期间,累计增加人口不超过1000万。放开单独二孩,每年增加人数平均下来不到5万人。这相对广东此前每年新增120万新生儿而言,比重十分低。
医药行业高级研究员谭权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相关产业的受益程度得视单独二孩政策对出生率的“止跌”成效。
“目前大的人口趋势是在下滑,国内人口的生育高峰已过。单独二孩政策即便实施也满意改变人口出生率下降的现实。所以我们预计单独二孩政策出台对相关产业会有一定的作用,但预期不会很大。”谭权胜如是指。
优生市场或受益明显
采访中,记者还注意到,儿童药此前一直被认为是单独二孩政策为受益的行业。主营儿童药的康芝药业在各地陆续出台单独二孩政策时,已表示,公司看好儿童用药市场的发展潜力。不过依照人口出生率的情况来看,儿童药或许并非是为直接受益的产业。
“二孩不是次怀孕,绝大部分应该不存在辅助生殖的问题,更多是存在优生优育的需求。这方面的产业链涉及孕前营养、检查、孕期营养、生产等领域。事实上,我们注意到,国内已经有不少社会资本在布局民营妇产业务。”一位原南方医药经济所的专家直言。
在该位专家看来,由于此次放开的是单独二孩,未来高龄产妇数量可能增加。目前,我国35岁-44岁的女性约有1 .2亿人,与普通产妇相比,她们经济实力和消费能力更强,这些女性对高端医疗服务的需求会更大。
据业内人士介绍,其实社会资本对优生产业的投入在单独二孩没有正式启动前,即已经在悄然展开布局。
以复星系为例,这一医药行业的PE就在去年高调拿下广东三甲医院禅城医院,而该医院的一大特设科室,就是妇产科及儿科,该院还拥有禅城区妇幼保健所。
另据可靠渠道的消息,复星系与美中互利合资的和睦家医院近期也将在广东开设新的医院。这家以妇婴起家的“洋医院”的相关人士昨日向南都记者透露,其在广东开设的新医院将着重展开妇产科。美中互利2013年财报显示,和睦家医疗集团的科室妇产科的收入已占到该集团总收入中比重的13.9%。
此外,来自多个机构的数据显示,自去年下半年逐渐兴起的新一轮社会资本进军医疗服务市场的热潮中,妇产科医院备受青睐。除了像华平、红杉、鼎晖等这些中外投资机构外,本土如央企华润医疗集团等,亦将妇产科作为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必备选项。就在去年11月,以国际高端私立妇儿医院为定位的美中宜和医疗集团宣布获得华平等机构投资1亿美元的投资,成为华平投资在中国投资的家高端医疗服务集团。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