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双酚A的进口奶瓶质量安全性待验证
新材料进口奶瓶的质量安全性有待验证。近年来,一些食品包装经销商利用各种途径,宣称“新材料制作的进口奶瓶的卫生安全性更高”。但有关食品包装专业检测人士认为,这种说法值得怀疑,新材料的进口奶瓶因应用时间较短,其安全性还有待研究和验证。近年欧盟、美国、加拿大、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均发出了双酚A的禁令,禁止使用含有双酚A的材料来生产幼儿用奶瓶甚至其他包装。这使得原本物美价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聚碳酸酯(PC)奶瓶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聚醚砜(PES)、聚砜(PPSU)等一些标称不含双酚A的新材料奶瓶,穿着“安全华丽”的外衣进入了市场。
其中不乏一些进口奶瓶,其价格是PC(聚碳酸酯)奶瓶的2倍之多。但新材料的进口奶瓶一定安全吗?据专家介绍,我国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接触产品检验监管工作规范(试行)》规定,进口食品接触产品应按照我国对食品相关产品的规定和标准进行检测。但目前我国只有关于PP、PC和玻璃奶瓶的卫生标准,分别是GB9688-88《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14942-94《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碳酸酯成型品卫生标准》和GB19778-2005《包装玻璃容器铅、镉、砷、锑溶出允许限量》。
对于PES、PPSU等新型材料,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卫生标准,只有在原卫生部发布的《关于公布聚己二酰丁二胺等107种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树脂名单的公告》中,将PPSU刚纳入了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范畴。此外,尽管在欧美这些材料是可以使用的,但是由于其是新材料,应用时间较短,其安全性还需要实践来证明。据专家介绍,江苏常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接触材料实验室的专家建议,广大消费者不要盲从于一些新材料的宣传噱头,不含有双酚A也并不意味着安全。消费者在理性选择产品的同时,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正确使用产品更是关键。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