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 代购笼罩下的奶粉市场
奶粉市场被炒火,与上一年的奶粉新政及国家提出的二孩政策的开放息息相关。俗话说,奶粉商场如战场,孩子的诞生,势必引起国内外奶粉市场的格局变动。诸如此类的大环境下,造就了新一代代购狂潮,纵观上一年代购笼罩下的奶粉市场,有喜也有泪。
回代购“炒火”的历史:
开始,因为Karicare和Aptamil等人气品牌短缺,中国卖家开始通过微信推销当时还默默无闻的Bellamy‘s。
然后代购的社交网络就出现了。代购开始推销Bellamy奶粉,说这是有机的,的等等,然后中国家长就开始试着购买。其结果就是Bellamy奶粉一夜爆红,股价也一飞冲天。
当Bellamy奶粉供不应求时,代购再次改变策略,重新开始推销Karicare和Aptamil,所以去年年底这两个品牌都供不应求。
后,别无选择的代购们只好又开始标榜a2配方奶粉是“富人的选择”,(因为它比Aptamil和Bellamy贵了一倍)。
2015年,BAL(Bellamy‘s)的股价飙升了700%。A2M的股价被认为也会像Bellamy一样暴涨。
感觉包括BAL和a2这些奶粉公司都欠代购一个大人情…
中国国内政策明贬实捧
猴年,中国新政府给国内奶粉产业念起了紧箍咒——推出了更严的食品安全法,有严格管制灰色婴儿奶粉市场的用意。
据悉,该法将很快实施,旨在严格监管供应链和改善食品安全。根据该法,制造商在中国只能售卖3种品牌。化学检测和规范服务(Chemical InspectionRegulation Service)公司称,按照这个法律,制造商不能通过不同品牌来使用同一种配方。咨询公司ProperTao Ltd的主席Lei Yongjun表示,新法实施后,在中国售卖的数千个婴儿奶粉品牌中,多达80%的都不会存在。
但Synlait Milk的创始人Ben Dingle认为这一政策对a2等澳洲奶粉公司是一大利好消息,“那些能提供真正奶源、有自己独特的品牌和配方的公司将受惠。”
自从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曾有数百家洋奶粉品牌来中国,后来这些被允许售卖的品牌被减至94个。a2 Platinum奶粉公司在2014年成功躲过一劫,在中国没有被打压。
a2公司称,其奶粉是只含有a2蛋白质的奶粉,其他牛奶类奶粉含有a2和a1两种蛋白质,a1蛋白质被指与消化问题相关。而其发言人表示,其奶粉在澳洲、新西兰、中国和美国及欧洲都有专利,近的一项专利在2034年才到期。
看来,澳洲婴儿奶粉商还是能借这此消彼长的时机,再乘胜追击一把。a2婴儿奶粉也有望在2016延续盈利爆棚的神话。
二胎政策开放
就在此前的10月底,中国宣布废除独生子女制度。由于市场认为中国将增加对安全的澳洲奶粉的需求,澳洲奶粉企业澳洲贝拉米的股价进入11月后的上涨了21%。a2奶粉公司、澳坎普尔顿乳制品等其他乳制品企业也看好出口增加的商机,商讨扩大生产。
奶粉商场如战场
用澳洲妈妈的话说:“中国人抢购奶粉的情景,像是一场配合默契的作战行动,让人看得热血沸腾。”
从国内消费者角度来说,相比代购“进口”的产品,有些婴儿奶粉在中国命名是有“行货”的却被忽视了。其实行货对于业界来说要比代购的配方更加完善,同时也更适合亚洲宝宝的体质。但代购军太火热,理智的声音太少。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