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孕婴童资讯中心 > 行业 > 正文

母婴玩具下半场:解码情绪价值×IP实体化×男性经济×AI赋能的生态级机会

2025-05-21 08:56   来源:CBME洞察

  近日,在2025淘天玩具潮玩行业峰会上,淘宝天猫玩具潮玩负责人蕴皆明确指出:“情绪价值、IP实体化、男性经济、AI玩具将是未来5年玩具潮玩行业的4大超级赛道。”

  也是在这次峰会现场,蕴皆细数了近10年来淘天玩具潮玩行业的成绩单。

  2015年开始,低幼玩具是淘宝主要运营品类

  2017年,重点开发二次元周边商品

  2019年,重点建设盲盒赛道

  2020年,淘宝逐渐成为游戏周边销售的主阵地

  2021年,淘宝加强与国产产业带积木商家的合作

  2023年在品牌毛绒重点发力

  2024年结合谷子经济的热潮,淘宝在原有的海量IP规模下,不断引入全新血液......

  “中国玩具潮玩发展的过去10年就是从实用主义到情绪价值的过渡,其背后是不停的破圈。”

  这同样意味着,玩具这个类目,早已跳脱“哄娃工具”的设定,也早已打破“购买者非使用者”的传统受众认知

  在我们走访区域市场时,也已经看到不少母婴店对玩具类目进行前瞻性布局——将毛绒玩具、谷子周边及盲盒系列纳入核心选品矩阵,以响应新一代母婴人群的消费心智。

  当玩具下半场战事打响,如何理解并抓准这四大趋势赛道?

  1

  男性经济:

  从边缘市场到核心增长极的消费觉醒

  2018年,天使投资人马可元提出的“少女>儿童>少妇>老人>狗>男人”消费价值排名,让“男性消费不如狗”成为网络热梗。

  这一情况在2024年发生了变化——

  《2024中国男性消费趋势报告》显示,男性消费支出增速首次超过女性,尤其在科技、健康、文化等领域,男性消费贡献了超过60%的增长动能。

  据预测,2025年中国男性消费市场规模将突破6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8%。

  这场消费迁徙的本质,是男性逐渐完成从“为他人买单”到“为自我投资”转变的消费革命。

  《黑神话:悟空》上市4天,收入26个亿;2024年双十一,户外运动板块占了整个双十一销量的56.5%;大疆商城男性活跃用户同比增长96.5%。这些现象昭示着男性消费逻辑的质变:与其当舔狗内耗,不如为热爱氪金。

  EDC(Every Day Carry)玩具的爆发正是一个力证。

  2024年,淘宝平台指尖陀螺、磁吸推牌、啪啪币(一种转了会“啪啪”响的币)等EDC玩具搜索量较上一年同比增长532%,成交量较上一年同比增长345%,消费用户男性超过7成,18~30岁消费者尤为偏好。

  淘宝数据进一步显示,超3万消费者在该品类年消费破万元,男人们为爱砸钱毫不手软。

  以MOT工作室推出的暴躁兔版皓彩推牌为例,1199元的首发价4个月后在二手市场飙升至3000元,溢价幅度堪比潮玩隐藏款。

  这股风潮甚至蔓延至娱乐圈——综艺《披荆斩棘4》中哥哥们比拼争夺的冠军信物,正是资深淘宝店铺“傲娇的老铁匠”的“荆棘指环”。

  2

  情绪价值:

  从功能消费到情感代偿的产业升维

  据麦肯锡发布的《2024年中国消费趋势调研》显示,64%的消费者更加重视精神消费,且年轻消费者的重视程度更高。

  4月25日,泡泡玛特新品LABUBU3.0系列在全球范围引发抢购——新品上架即秒空,补货日期排至6月15日,最贵的隐藏版在二手市场已飙升至2300元。

  该系列还不是最火爆的,发售价仅为599元的LABUBU与Vans联名款,目前在某二手平台上的成交均价为13217元,最高报价约5万。

  无独有偶。

  英国品牌Jellycat凭借其茄子玩偶、香蕉抱枕等“丑萌”设计,成为都市白领对抗高压的“工位疗愈师”;

  中国本土品牌“大相文博”推出的“绒馍馍”,以西安肉夹馍为原型,一上线便引爆社交媒体,“西安人的Jellycat”、“哪个西安女娃还没有绒馍馍”等话题阅读量破亿;

  淘宝上“禁止蕉绿”摆件成为了职场人办公桌上的标配,小红书上“捏捏乐”话题积累了1493万篇笔记,抖音上“解压玩具”话题播放量更是突破了419.9亿次……

  当年轻人花费数千元抢购泡泡玛特LABUBU隐藏款盲盒,或为Jellycat的茄子玩偶支付数倍溢价时,他们支付的早已不是原材料的成本,而是为孤独寻找出口、为焦虑购买解药的情感账单。

  3

  IP实体化:

  从流量变现到资产沉淀的商业重构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规模达1689亿元,同比增长超40%,预计2029年突破3000亿元。

  随着《原神》《黑神话:悟空》等国产游戏崛起,《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国创动画破圈,“国谷”正迎来爆发式增长。

  以《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例,这部票房破百亿的影片上映仅一个月后,相关货品在淘宝平台成交额超3亿;官方手办在阿里鱼旗下的“造点新货”平台众筹2800万,购买人数超6.4万;卡游天猫旗舰店、集卡社天猫旗舰店一周卖出超过600万张周边卡牌,累计成交额轻松突破百万。

  而嗅觉敏锐的消费品牌也借力IP撬动年轻市场。

  去年,瑞幸咖啡和《黑神话:悟空》联名,3天卖出1200万杯,杯套上的悟空剪影成了“谷圈硬通货”。

  此外,好利来×《光与夜之恋》、古茗×《魔道祖师》、百雀羚×《盗墓笔记》、加多宝×《崩坏:星穹铁道》……“谷子化”营销已然成为常规操作。

  年轻人为何如此热衷“吃谷”?(“谷子经济”作为IP实体化的典型代表,将虚拟角色转化为徽章、立牌等周边商品,满足了Z世代对情感投射与社交认同的需求。购买行为被称为“吃谷”)

  知乎上有一个高赞回答是:“我只是需要一个能把我在现实里无处安放的爱意妥善保管的容器。”

  当现实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剧,虚拟世界的确定性便显得愈发珍贵——

  二次元角色成为“永不背叛的朋友”,微信群里的“谷友”替代同事成为情绪共鸣的出口,一枚徽章、一个立牌,皆是平凡生活的英雄梦想。

  4

  AI玩具:

  从技术噱头到生态革命的产业跃迁

  AI也正成为玩具这个行业的增长因子。

  2024年堪称“赛博玩具元年”。12月26日,特斯拉旗下首款机器人玩具Tesla Bot Action Figure开售,不到24小时就抢购一空,甚至一度把网站挤崩,二手市场价格更是狂飙至1300美元。

  嗅到商机的中国企业也在布局这片新大陆:

  字节跳动的“显眼包”AI玩偶本是中秋赠品,却因搭载豆包大模型的“社牛”属性,在闲鱼被炒至600元高价;

  跃然创新(Haivivi)推出的AI玩具挂件“BubblePal”,把它挂在孩子喜欢的毛绒玩具上,玩具就会开口说话,拥有了“大脑”;

  FoloToy的AI向日葵、AI仙人掌,支持OpenAI、文心一言、智谱等多种模型,前期免费策略培养用户粘性,到期后则需支付99元年费,将传统玩具的“一锤子买卖”转化为持续现金流;

  ……

  而在年初的CES 2025全球消费电子展上,各种AI萌物显然更“进化”了。

  中国展出的Ropet堪称“赛博撸猫神器”,可感知情绪、深度对话,还能记录主人习惯与偏好,妥妥的养成系萌宠;

  日本的Mirumi,棉花糖一样的身子只有巴掌大小,可挂在手提包拉链上陪主人出街。感应到周围有人或者物体时会转动脑袋、瞪大眼睛观察,被触摸时则会害羞地把小脸蛋埋进爪子里;

  美国的Jennie-Tombot则主打医疗级治愈担当,以12周大的拉布拉多幼犬为原型,可以服务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自闭症儿童以及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

  据预测,2030年,全球AI陪伴市场的收入有望从目前的3000万美元飙升到700亿至1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万亿)。

  从孩子的AI玩伴,到年轻人的赛博萌宠,再到老年人以及特殊人群的数字护工,这些永远在线、永远温暖的电子生命体,不仅填补了文明进化留下的情感沟壑,也正在模糊有机生命与数字生命的楚河汉界。

  或许有一天,玩具将不再是玩具,而是与人类共生的家人。

  在情绪价值、IP实体化、男性经济与AI革命的热潮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商业奇迹,更是一个时代的自我疗愈——

  人们购买的从来都不是玩具,而是这个不确定时代里,最确定的情感代偿。

编辑:王珂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手机扫码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