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权威研究孕妇食谱少量饮酒?专家告诫:NO!
有研究者曾表示,孕期食谱内少量饮酒是安全的,并不会影响胎儿健康。但儿科学会新的报告指出,在孕期任何时候摄入酒精都是不安全的。全美大的医生集团也称,任何形式的酒精——包括啤酒、葡萄酒、白酒——都会对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该报告10月19日在线发表于《儿科》杂志,报告指出,大多数女性在怀孕时会完全戒酒,但仍然有一小部分准妈妈在孕期仍然饮酒,更有极少数准妈妈会酗酒。
权威专家研究孕产期不宜碰酒精
报告作者之一,来自圣安东尼奥的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Janet F. Williams博士表示:我们之所以发布这个报告,是因为研究声称孕期摄取少量酒精并不会影响胎儿健康。但儿科学会并不同意这一观点,因为有更多证据表明孕期饮酒非常危险。
Williams博士表示,30多年研究证明,孕期饮酒很容易造成宝宝出生缺陷,而近更有研究显示,孕前饮酒也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表示,备孕期及孕期戒酒是预防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的有效方法之一,包括心脏、肾脏、骨骼及听力等缺陷。
报告还指出,孕期饮酒会增加胎儿患“胎儿酒精谱系障碍”的风险,从而可能导致孩子身体、行为、学习等方面出现一系列问题。Williams博士表示,胎儿酒精谱系障碍(FASDs))普遍存在,但却很难诊断,如果孩子表现出发育迟缓,学习或行为困难等问题,则很可能是FASDs引起的。除了学习和行为问题及发育迟缓外,胎儿酒精综合征还有三种常见面部特征:上唇薄、人中光滑、眼睛短。
Williams博士后指出,饮酒可能会产生广泛的毒性,影响胎儿发育,并改变大脑功能,而这一影响很可能会对孩子的注意力、判断力、语言能力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不管你是已经怀孕还是准备怀孕,都应该避免饮酒,因为根本没有所谓的“孕期安全饮酒量”。如果意外怀孕,一旦发现怀孕就应该立即戒酒,不喝酒才是有效预防胎儿酒精谱系障碍的方法。
同时经过科学检验,产后的妈妈摄入酒精之后,也可能会血液循环加速同时影响妈妈与宝宝循环。酒精可能对婴儿产生有害,过量的酒精则可能完全阻止喷乳反射。过去中国人传统坐月子里用的「米酒」入菜的习俗,专家提醒,尤其哺乳的妈妈应该避免饮酒或摄取含酒精类的食物,以免透过母乳传授给宝宝。
“月子教父”钟宇富博士专家提醒,月子里直接饮用煮沸过后的「月子酒」并不科学、安全。月子里饮食不应该盲目地相信传统进补方法,当有更科学、更可靠地饮食,不要掺入酒精成分。
「酒精奶」对宝宝危害大
市售的酒精度差异挺大还有许多月子酒属于家庭自制。月子酒就是黄酒或米酒,是一种以稻米为原料酿制而成的粮食酒,酒精含量通常低于 20%。典型的包括广东的「客家娘酒」、江浙的「月子水」等,常被用于烹饪各类月子菜。据说用于产后的「月子酒」酒精度在 4~6 度左右,很多网上销售的「客家娘酒」大多在酒精度 10 度左右。
只有 0 酒精度的乳汁才是宝宝的佳食粮。哺乳期妈妈直接饮酒或食用含有酒精成分的食物,会导致的危害有:
导致奶水减少
哺乳时,婴儿的吮吸可以刺激妈妈分泌催产素,促使乳汁集中分泌,也就是俗话说的「奶阵」。摄入酒精后,酒精将抑制妈妈体内分泌催产素,导致奶水排出减少。
导致宝宝睡眠紊乱
哺乳期妈妈饮用或食用含有相当于 1~2 个标准量酒精的饮品或者食品后哺乳,宝宝的奶水摄入量会减少约 20~23%,可出现频繁短睡的睡眠紊乱问题或异常兴奋。
导致宝宝发育滞后
哺乳期妈妈每天摄入一个标准量的酒精,可能导致幼儿生长和运动发育滞后。
影响母乳口感
乳汁中的酒精会影响母乳的气味和口感。
导致宝宝过度镇静
哺乳期妈妈大量摄入酒精,可导致宝宝过度镇静、体内积存多余水分以及体内激素水平失衡。
酒类或者食物中的酒精,摄入后 30~90 分钟会在血液和乳汁中达到高峰。哺乳期妈妈乳汁和血液中的酒精浓度是一样的,以5 度的啤酒为例,成人需要 2~3 小时时间代谢,而宝宝一旦通过乳汁摄入酒精,需花成人两倍的时间才能清除。不建议哺乳期妈妈饮酒。
尽管「月子酒」煮熟或煮沸后,食物里仍会残留酒精成分,以下数据可供参考:
1. 在已经沸腾的液体中,加入酒,然后停止加热,有 85% 酒精残余。
2. 往食物上喷撒酒类短暂燃烧,有 75% 酒精残余。
3. 将酒加入食物中并煮沸,是「月子酒」常用的烹饪方式。
• 持续沸腾 15 分钟,将有 40% 酒精残余。
• 持续沸腾 35 分钟,将有 35% 酒精残余。
• 持续沸腾 1.1 小时,将有 25% 酒精残余。
• 持续沸腾 1.6 小时,将有 20% 酒精残余。
• 持续沸腾 2 小时,将有 10% 酒精残余。
• 持续沸腾 2.6 小时,将有 5% 酒精残余。
专家建议,月子餐里面的汤头、配料好不要掺入酒精成分,或是选用将酒精成分去除的月子专用料理汤头。
- 分享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