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强悍的自主创新者屹立经济寒潮
记者观察
好孩子的三点启示
温家宝总理在好孩子集团视察时,对公司总裁宋郑还说:我介绍企业到好孩子来学习,你可要接待。采访期间,记者一直思考好孩子集团究竟有哪些禀赋值得国内企业学习,或者说,好孩子的成功之路提供了什么启示。经过反复思考,初步发现这家企业贡献出了以下三点启示:
一、企业与企业家必须具备社会责任意识。巴菲特说:当潮水退去时,我们将发现谁在裸泳。此言不仅适用虚拟经济,同样适用实体经济。在全球经济衰退冲击下,国内众多企业倒下了,需要追问的是,其中有多少企业真正遭遇了不可抗拒力,又有多少企业的负责人本身就是以一种机会主义态度运作企业的。滥用中国劳动力廉价、土地等资源廉价、环境保护尺度宽松等比较优势,赚了钱就转移走的企业不是少数,自然无法指望这样的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并在受到冲击时以核心竞争力加以抵御。
即使在寒流降临时,好孩子集团的产能仍然是稀缺资源,这与中国制造产能过剩形成反差。宋郑还与好孩子集团10多年坚守以自主研发能力为中心的企业核心能力培养,动力先来自社会责任意识,体现着一种优秀道德品质。宋郑还说,在昆山开发区这样的活跃地区,我们受到的种种“赚快钱”的诱惑太多了,需要点定力。
采访中,来自陕西扶风的好孩子集团供应链管理中心员工陈怀孝介绍,近年公司在改善员工工作与生活条件、提供劳动保障方面做了不少实事。在大批农民工因企业停产被迫汇入返乡潮的大背景下,在好孩子集团及其配套企业工作的数万名工人无疑是幸运的。看到这一点,记者认识到,那种流行已久,认为资本快速移动以追求利润大化天经地义的观点是值得反思的。
二、企业战略决策须有系统思维。宋郑还与好孩子集团在实践中深刻理解了全球化分工的涵义,具有如何在产业价值链上逐步进占有利地位的“默会知识”。当年,长虹集团董事长倪润峰试图在美国拷贝价格战,找了个华裔美国人当总代理,结果遇到了骗子,损失惨重且贻笑大方。
宋郑还与之相反,他有一种精算能力,他是在成本与收益框架中小心翼翼地提升公司利益权重的。中学教师出身的宋郑还温文尔雅,有一个东西却为他明确反对,就是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浪漫主义,或者说是愤青式的经济民族主义。宋郑还说,试图在欧美市场一举建立中国品牌通常会失败,往产业价值链高端前进需要循序渐进。宋郑还是具有系统思维的人,记者与他深入交流得到的一个印象是:他不是以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而是把事物的演进视为一个连续的光谱。这是他不急不躁地与欧美企业既合作又博弈的底蕴所在。
三、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具有升级空间。在与好孩子集团的博弈中,欧美公司数次试图获得研发主动权而未能成功,为什么如此?记者就此请教早报席评论员袁幼鸣,袁幼鸣说,讲得表皮一点,欧美的著名设计事务所如一个多项目发展的十项全能冠军,他们的设计水平很高,但在一个单项上赢不了好孩子研发团队;讲得深一点,欧美人已经在普通工业品设计上失去了比较优势与集聚能力。欧美的智力资本太贵,它们可以设计一款金融产品或者一款3G通讯产品,但普通工业品的设计成本优势已经转移到了以中国为的新兴市场。这是中国制造业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升级的新机遇所在。
在此视角下。好孩子屹立童车研发全球领先位置的一个重要启示是:中国可以在汽车、支线飞机、船舶、工程机械、家电、改性塑料、玻璃制品等众多领域的创新研发上获得比较优势。如果我们的企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或许不会收获狂喜般的“赶超”成果,却将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企业之幸、劳动者之幸。这正是温总理所言“我们不仅能克服目前困难,还能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的深意所在。
- 分享到:
- 更多>>